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

定 价:¥60.00

作 者: 孟伟 编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大环境问题对策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系列丛书
标 签: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2096394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 页数: 263 字数:  

内容简介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的重要成果和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总量控制技术体系的创新。继承“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內研究成果,吸收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集成。充分体现流域环境管理的理念,实现流域的环境问题统筹管理,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构建了面向水生态安全的总量控制技术体系。本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水环境功能区、水环境容量计算与核定、排污总量统计与分配、总量监控,等等,特别强调总量控制技术的监控管理与技术规范形成,针对不同水体河流型流域、湖泊型流域,不同类型污染物质,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系统化总量控制技术规范体系,为进一步落实我国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体系。(2)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管理理念的创新。针对我国地域广阔,水环境特征差异显著的特点,依据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研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制定不同的总量控制对象、总量控制标准,实施差异性的污染控制策略。同时,本文通过分析富营养化标准与水文敏感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三峡库区基于富营养化敏感分区的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从而为三峡库区营养物的总量控制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暂缺《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1章流域水环境管理进展
1.1水污染防治的策略
1.1.1水污染控制与管理体制
1.1.2水污染防治基本策略
1.1_3流域水环境保护策略的形成和特点
1.2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的进展与特点
1.2.1欧盟水框架指令
1.2.2日本
1.2.3美国总量控制计划
1.2.4日最大排放负荷(TMDL)技术
第2章我国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现状
2.1我国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
2.1.1河流水质
2.1.2湖泊水库水质
2.2我国流域总量控制的发展与研究现
2.2.1研究龈
2.2.2总量控制的实践进展概况
2.3我国总量控制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2.3.1概念与内涵
2.3.2总量控制的技术体系
2.4我国总量控制实施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4.1法律责任不明确,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
2.4.2总量控制与排放标准相脱节
2.4..3由于管理缺乏流域整体性,跨边界冲突日益突出
2.4.4总量分配没有体现出"公平、效率、可行"的分配原则
2.4.5缺乏水质基准与标准的有效支持
2.4.6缺乏对污染物达标的削减技术研究
2.4.7污染物类型更为多样和复杂,现有的总量控制指标存在局限性
2.4.8总量控制方案未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考虑
第3章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与排污总量核定
3.1总量控制指标的选取方法
3.2水污染物因子分类
3.2.1总量控制因子筛选原则
3.2.2我国总量控制因子筛选分析
3.2.3总量控制指标的建议
3.3污染源调查与排污总量核定体系的构建
3.3.1污染源类型及其调查体系
3.3.2排放与入河总量核定体系
3.4工业污染源的调查与排污总量核定方法
3.4.1调查方法
3.4.2排污总量核定技术
3.4.3研究示范区工业污染源排污总量核定
3.5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与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3.5.1污染源调查与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3.5.2城市生活污染源排污总量核定方法
3.5.3研究示范区城市生活污染源负荷估算与排污总量核定
3.6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源调查与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3.6.1集约化畜禽养殖的界定与分类
3.6.2污染源调查方法
3.6.3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3.6.4示范区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源排污总量核算
3.7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3.7.1城市径流污染源
3.7.2乡村径流污染源
3.7.3矿山径流污染源
3.7.4农村生活污染源
3.7.5铁岭市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3.8入河排污口调查与污染物入河总量核定
3.8.1入河排污口调查
3.8.2污染物入河系数确定方法
3.8.3区域与流域的污染物入河总量核定方法
3.8.4研究示范区污染物入河总量分析
3.9排污总量预测
3.9.1经济预测
3.9.2人口预测
3.9.3废污水排放量预测
3.9.4水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第4章水环境容量模拟计算技术方法
4.1水质保护目标选择
4.1.1水环境质量基准及标准的应用
4.1.2水环境容量及总量分配的约束体系
4.1.3水环境容量计算达标的规定
4.1.4水环境规划功能区水质目标的技术研究
4.1.5容量规划执行的混合区限制
4.1.6安全余量设计
4.2设计水文条件选择
4.2.1基本要求
4.2.2水文设计规范表达系统研究
4.3水环境容量计算水质及水动力模型选择方法
4.3.1水环境模型的类型及实用软件分析
4.3.2水环境模型在水环境容量分析中的应用
4.3.3水环境容量一维水质模拟分析
4.3.4水环境容量二维、三维水质模拟分析
4.4水质模拟参数选择
4.4.1模型参数选择及确定的方法类型
4.4.2多参数的数学模型识别方法
4.4.3参数的估值方法规范
4.5流域水环境容量规划计算方法
4.5.1总量分配的分级框架体系
4.5.2流域水环境容量计算及污染物总量分配问题类别
4.5.3流域总量分配原则的一般性分析
4.6南方丰水流域实例研究--赣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分析
4.6.1区域背景
4.6.2流域污染源调查
4.6.3水质目标及设计水文条件分析
4.6.4容量模拟计算分析
4.6.5水环境容量分析
4.6.6总量分配研究
4.6.7水环境规划战略对策建议
第5章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方法
5.1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
5.1.1总量控制区域类型区分
5.1.2污染物排放曲线趋势分析
5.1.3排放总量目标初步确定
5.2流域总量分配
第6章流域水污染物总量监控技术方法
第7章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示范研究
第8章三峡库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示范研究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