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青春叛逆小说独生

独生

独生

定 价:¥26.00

作 者: 张亦楠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当代小说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6343985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257 字数:  

内容简介

  《独生》讲述了男主人公敬良和女主人公莲诺,是作者选取和塑造的两个非常具有个性和生活典型的人物,都有非常多的感受效应、影子效应。当然,敬良、莲诺都具有社会和生活的参照意义,也是我们生活周边的同学和朋友。敬良所有的事情和境遇,都是因为家庭、环境比一般人优越造成的。而诺莲同时具有年轻女孩不可能同时具有的东西:漂亮和早熟。当敬良和莲诺邂逅,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在彼此的交往中,感受到了对方的优点,也找到了自己需要珍重和弥补的东西,但是,社会生活的实际又给他们对生命、意义、良知、责任的重新认识,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各自的“观照”中,看清了自己,又各自分开了。

作者简介

  张亦楠,英文名BB,生于1987年,水瓶座,北京女孩。13岁在《中国校园文学丛书——碧海千帆》发表处女作。初中毕业于北京市八十中学。高中毕业于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05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图书目录

前言
  朦胧与清晰的感悟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一直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思考和感悟的问题,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少有人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完全是靠自己的探询、摸索和体验。社会、家庭、媒体、人群,还能够在这方面帮助和改变我们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因为社会、政策、经济、观念,所以,现在一个家庭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孤独、寂寞。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措施,使人们现在开始感受到这个现实所带来的潜移默化影响。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张亦楠的这本小说,给了我们一些答案,也给了我们一些思考,她包括我们,对这个主题有了一个朦胧与清晰的感悟。
  独生子女确实是一个人为的社会现象,并不完全是一个人类自然的现象,发育期和青春期的独生子女,常常是在成长时期持续一个特殊的过程,由于家庭、由于环境、由于家长、由于族群、由于教育、由于变故,造成了他们往往从惜懂到理解,从青涩到世故,从欢喜到麻木,从冷漠到愤怒,从安静到浮躁,从单纯到迷茫,从幸福到孤独,从忍让到霸道,从探究到适应,从漠然到责任,以至到后来对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不满和拥有自己的独特看法。社会的其他的人,其实没有真正的关心过他们,对他们有看法,甚至是埋怨。社会和家人的冷漠,造成了他们心灵上的冷漠。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呵护,实际上他们没有得到,他们完全是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在感悟,在各种各样的挫折中学会适应和被适应,结果肯定是他们自己会成长的,会对社会有所作为。
  中国社会已经进人了准独生子女的时代,这就使一部分人群成为了我们社会周围的特殊群体,今天的一个独生子女孩子的事情,往往牵动着6个大人的每一根神经(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独生子女所经历的时代和环境,是现在家长没有经历过的时代,是我们没有办法体会的境遇,书中描写了我们关心的问题,不仅关注作为独生子女的成长,也关注了我们社会对他们的态度。
  男主人公敬良和女主人公莲诺,是作者选取和塑造的两个非常具有个性和生活典型的人物,都有非常多的感受效应、影子效应。当然,敬良、莲诺都具有社会和生活的参照意义,也是我们生活周边的同学和朋友。
  敬良所有的事情和境遇,都是因为家庭、环境比一般人优越造成的,他的成长的顺利,他的性格傲骨,他的渴望美好,他的非常现实,掩盖不住他对生活的不满和茫然,尤其他没有从生活的琐碎细节中真正地感受到爱情的力量,所以,当莲诺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他的生活轨迹和生活质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是优越的环境不堪一击?是期待的愿望终于实现?还是他内心深处在期待着真情?其实年轻人就是在矛盾的过程中前行的,这个过程就是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莲诺同时具有的年轻女孩不可能同时具有的东西:漂亮和早熟。漂亮是天生的资本,成熟是生活的代价。早年的误人歧途和不良行为都是因为偶然的事件造成的,她敢爱、敢恨、敢作、敢为,但是,她所深爱的两个人的过程和结果,让她伤心欲绝,身心已经千疮百孔,在内心深处憎十艮爱情、恐惧爱情,敬良突然的出现以及对她的态度,仍然点不亮她心中的火焰,她对情感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感觉。
  当敬良、莲诺邂逅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激情和火花,他们在彼此的交往中,感受到了对方的优点,也找到了自己需要珍重和弥补的东西,但是,社会生活的实际又给他们对生命、意义、良知、责任重新的认识,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各自的“观照”中,看清了自己,又各自分开了。其实,社会生活就是复杂、多元、折磨、反复的过程,永远没有一个简单的结果和明确的答案,这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
  小说所描述的主人公阶段是一个跨越比较大的人生岁月和最有记忆的阶段,从少年到成年的过程,其主要反映了独生子女适应社会和适应家庭的经历,在这个改变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放弃自己原有的性格和习惯,学会了适应社会共同遵守的东西。书稿有的地方写得非常尖锐,有的地方写得特别温馨,有的地方写得比较灰暗,有的地方写得见解独特,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欣慰。启示是因为作者在社会的层面上思考独生子女的问题,欣慰的是因为作者在情感的层面上揭示独生子女的问题。在这部著作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生活事件的挖掘和对细节的描述,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结构事件和塑造人物的能力,这是一个精心营造的故事,从结构和行文的布局,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独生子女在理解与认识上的深度,作者生动的文字和细腻的描写,可以使我们深人到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重新认识社会、认识生活,感受文学作品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感悟力和创造力。
  就本书的题材选择与主题论述而言,我还是从心里敬佩作者张亦楠,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她的感悟是新颖与细腻的,文笔是自由与洒脱的,行文是流畅与个性的,有非常的个人思考和表达。小说中表明了她对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关注,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意识、责任意识与思考意识。
  得知《独生》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本科学生的张亦楠,这已经是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了,这是她在学习电影专业制片过程中的文学收获、专业收获和人生收获,在此,我要表达由衷地敬佩和祝贺,这是她对自己人生体验的直接抒写,也是她对年轻人的关注,更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结果,我为她感到高兴。我还祝愿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关心今天社会的一切,关心独生子女的成长和生活,热爱他们,感悟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认识他们、理解他们,能够更多地帮助他们。
  谨为序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