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科学家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第二版)

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第二版)

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第二版)

定 价:¥36.00

作 者: 虞昊,黄延复 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科学家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9062786 出版时间: 2008-10-01 包装: 精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515 字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以叶企孙的成长历程、治学经验、创业经过和半世坎坷为主线,以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为主要活动舞台,贯穿着吴有训、梅贻琦、翁文灏、顾毓 、赵忠尧、萨本栋、李书华、竺可桢、饶毓泰、周培源、吴大猷、黄子卿、熊庆来、杨武之、严济慈等一批留学回国的元老,培养杨振宁、李政道、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王竹溪、钱三强、程开甲、彭桓武、王大珩、钱伟长、秦馨菱、戴振铎、朱光亚等一大批杰出院士和“两弹一星”功臣及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的全过程。本书用翔实史料证明,没有这个科学家群体,我国的综合国力将难以想象。这些人多数已不在人世,有些已到了耄耋之年,他们的教育思想、成才经验都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本书还就因为受到“熊大缜冤案”的牵连而使叶企孙蒙受不白之冤的历史事实作了澄清,此外还涉及严复、蔡元培、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吴宓、陈岱孙、王国维、萧蘧、张子高、胡适、冯友兰、潘光旦、蒋梦麟等文人雅士的历史事迹。本书第一版的出版,得到许多名家的好评:“此书可以传世”——顾毓 ;“此书对祖国科学教育可能有很大影响”——戴振铎;“洋洋巨著,忙忙粗读一遍,甚感内容丰富”——彭桓武;“叶先生留给后世的绝响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张光华;第二版删去了大量日记、书目、提审笔录等细节的文字,充实了大量一手资料和图片,更加凸现了叶企孙的人格魅力和大师们的丰功伟绩。抚今追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是泱泱大国中莘莘学子的职责。本书是高等学校高层管理人员、教师、广大学生和青年读者修身、立志的重要参考读物,更是中国科技史弥足珍贵的史料库。

作者简介

  虞昊,1929年生,大碶扎马村人,虞清华之孙。现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39年从灵山学校毕业后考入省立宁波中学。中学时已在报刊发表文章,因成绩冒尖受推荐见教育部长,1948年获上海考区国家奖学金第一名,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毕业留校。1953年以杰出成绩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教师标兵。1957年因直言批评校第一把手,文革中又向上级揭发批判迟群,被剥夺自由和公民权利30年。1987年由北京市纪委平反昭雪,恢复党籍。恢复工作后,在重要报刊和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200篇,涉及教育方针、教育方法、电视、物理仪器及演示科学史及防雷技术等领域。编写《中国科技的基石》、《一代师表叶企孙》、《现代防雷技术基础》等专著6部。又利用废旧物资,手创制高教仪器30余种,其中5项获国家教委优秀研究成果奖,被两届国际物理教育学术会议入选展出,获得专家们好评。又运用自制仪器及高超编导技术摄制14部科技录像片,向全国发行。录像中所展示的很多新的物理现象,对大学物理的某些基本概念的阐明作出更正,有些还被德国著名大学采用。共获得北京市和全国大奖10项。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摄制电视片《又是满山红叶》中的部分内容为《科教兴国》所录用。他执着地宣传科教兴国思想,对叶企孙奖的设立及叶企孙铜像的建立起了一定的作用,多次参加和主持我国现代防雷技术科研项目的评审。《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录》、《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世界华人英才录》等10余部人物名典载有其小传。

图书目录

序:从两弹一星说起
导言:叶企孙自述“小传”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的科教兴国梦
第一节 叶氏敬业缘
一、家世略传
二、从启蒙到敬业
第二节 清华五年
一、“国耻纪念碑”
二、东西文化,荟萃一堂
第二章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第一节 1925年以前的经历及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少壮派”教授进入行政机构
第三节 创建清华物理系
一、概况
二、大师云集
三、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
四、科学研究
第四节 组建清华理学院
一、概况
二、国际学术交流
第五节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先驱们
第三章 从特种研究所到国防现代化事业
第一节 抗战期中的清华研究事业
一、概述
二、清华研究院
第二节 抗战期中的清华特种研究事业
一、概述
二、中期成果
三、后期进展及其成果
第三节 招考留美公费生事业
第四节 叶企孙与中国的航空事业
第五节 航天科技、人造卫星和国防现代化
第六节 中国兵工弹道事业的倡导者
第七节 在国防现代化里程上受到的支持
第八节 信息科学与国防现代化
第四章 中国现代科技的主要奠基人
第一节 叶企孙与中国的地震事业和地球物理探矿
一、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
二、中国地球物理探矿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叶企孙与中国现代声学
第三节 我国磁学的奠基人
第四节 叶企孙和中国的科学史研究
第五章 叶企孙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尊师重教
一、叶企孙的尊师重教
二、中国办大学历史上的一场争论
第二节 素质教育
一、教师的职责是授人以科学精神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三、怎样进行素质教育
第三节 务实作风
一、理论与实验结合,特别注重实验
二、崇尚基础,重质不重量
三、淘汰率和师生人数比
四、无为而治
五、不随大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第四节 因材施教
一、教育工作是门艺术
二、兴趣与改行
第五节 爱护学生与青年
第六章 抗战期间
第一节 继续参与领导清华
第二节 出任中研院总干事前后
第三节 叶企孙与西南联大
一、所任课程
二、出任联大理学院院长和常务委员
第四节 “一二·一”学潮中的叶企孙
一、“二五”事件
二、“一二·一”惨案
第五节 筹备复校
第七章 复员、过渡时期的20年(1946-1967)
第一节 复员后之清华
一、概况
二、复员后之清华物理系和理学院
第二节 弥足珍贵的1947-1948年
第三节 解放前后
一、换了人间——第三次主理校务
二、为新清华殚精竭虑
三、《改造中之清华》和《一年来的清华》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中的清华园
第五节 北京大学任教时期
第八章 叶企孙的政治态度
第一节 不空谈政治而密切关心政治
第二节 上马击贼
第三节 下马论势
一、撤离途中
二、乍闻噩耗
三、纵论冀中抗日大势
四、潜祸
第九章 “文革”惨祸
第一节 “文革”中的悲惨遭遇
第二节 身陷囹圄,八次提审
第三节 “内查外调
一、翁文灏的“揭发
二、冯友兰的“揭发
三、戴世光的“揭发
第四节 重见天日
一、平反过程之一角
二、彻底恢复叶企孙名誉的曲折经过
三、立像
四、其他
(第2版)后记
(第2版)参考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