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通史中华一万年:上下册(全二册)

中华一万年:上下册(全二册)

中华一万年:上下册(全二册)

定 价:¥88.00

作 者: 郭志坤,陈雪良 著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通史

ISBN: 9787213040566 出版时间: 2009-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全2册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华一万年(上下)》主要讲述了从300万年前的“八公山人”,到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我们的远古祖先已经艰难地走过了至今为止历史的99.99%以上的行程。这个行程是缓慢的,曲折而艰辛,同时也是极为伟大的。当“山顶洞人”的脖子上挂上叮当作响的兽骨项链的时候,他们的饱经风霜的脸上一定是绽放着充满自信和自豪的灿烂的笑容。抬头远望,人类文明的曙光已经依稀可见了。再过些时候,到距今1万年时,这里的人们将是怎样的呢?我们要跟大家一起巡视的就是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的人们近万年来走过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

作者简介

  郭志坤,又名田地人,1942年生于福建永定。1966年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古代史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文汇报担任记者、编辑。1985年5月调文汇出版社任副总编辑、总编辑。 作者在《复旦学报》、《杭州大学学报》等三十八所大学的学报刊登了《评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试论稷下学宫》等一百余篇史学论文。著有《中国宣传史》第一册(又名《先秦诸子宣传思想论稿》)、《秦始皇大传》、《荀学论稿》、《孙中山社会科学思想研究》(与张启承合作)等。其中《孙中山社会科学思想研究》获上海市优秀著作奖,《秦始皇大传》获第四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三等奖。1993年被英国收入《世界名人录》、《国际名人传记辞典》。

图书目录

历史序曲
第一卷 陶铸文明
 华夏第一“陶”
 制陶源起的猜想
 殉陶者宁封子
 陶中乾坤
 女娲抟黄土造“人”
 鹳、鱼、斧组合中的寓意
 “四个太阳”
 “圆”的世界
 传说中的陶神
第二卷 原始村落
 走出洞穴去!
 半地穴
 民居,在地平线上升起
 “高干栏式”建筑
 榫卯的发明
 大地湾的“混凝土”
 门·门坎·窄门洞
 匏形釜
 以土为床
 村落有多大
 村落构架
 部落生活掠影
第三卷 女人天下 
 8000年前的“中华老祖母”
 知母不知父
 里里外外一把手
 丰乳肥臀的女裸像
 孤寂的单人葬
 和合之美
 女性首领的尊严
 “世上只有妈妈好”
 厚葬的小女孩
 人母和地母
第四卷 人体包装
 留在陶器上的织品印痕
 精致的纺轮
 原始的“腰织机”
 丝绸的源头
 无领无袖的“贯头衣”
 “衣”与“裳”
 帽·鞋·靴
 发笄和梳子
 爱美的天性
第五卷 农耕初始
 “南稻北粟”
 稻的人工育种
 北方的粟和稷
 “高高”的红高粱
 “圃”中天地
 神农氏
 手握耒耜的神农
 耦耕
 犁耕初始
 陶仓·地窖·石磨
 精致的石镰
第六卷 六畜兴旺
 “畜圈”与畜舍
 猪为六畜之首
 狗为人类最早朋友
 “金鸡报晓”
 “羊大为美”
 牛和“牺牲”
 驭马助猎
 驯化的代价
 最古老的烹调师
 别在腰际的餐匙
 餐叉的故乡
第七卷 慎终追远
 人死为“鬼”
 “阴阳沟”
 “魂归西天”
 “古不墓祭”和“杀牲献祭”
 “瓮中精灵”
 龟灵崇拜
 占卜习俗
 神圣的祭坛
 “黄土之神”
第八卷 氏族变迁
 大坑套小坑的墓葬
 家庭裂变
 男耕女织
 夫妻合葬墓
 最早的殉夫者
 陶且
 酒事之盛
 “六畜”之外
 井的开掘
 封土为“坟”
 “乱葬坑”内的尸骨
第九卷 城市雏形
 “中华第一城”
 夯土城墙
 土坯砖
 墙基冤魂
 城市规划
 “日中为市”
 最早的货币
第十卷 东西南北
 “东西”
 有客自闽南来
 北首岭的榧螺
 “海贝之路”
 良渚玉石何处来
 “高高在上”的卡若文化
 流落大草原的“和田玉”
第十一卷 艺术人生
 劳动器具的美化
 造物的形似和神似
 变异的纹饰
 舞姿婀娜
 马马岩崖画
 七音齐备的贾湖骨笛
 磬声阵阵
 彩陶腰鼓
第十二卷 文字滥觞
 结绳记事
 积石记事和“记事桩”
 最原始的刻符龟甲
 画在悬崖上的图文
 器形与造字
 从陶符到陶文
 人类的自名——“人”
第十三卷 中华神龙
 图腾
 龙的“九似”
 龙师龙名的部落
 最古的飞龙图案
 玉猪龙
 用黄土夯筑的巨龙
 “人骑龙”蚌塑
 彩绘龙盘
第十四卷 人文始祖
 雷神的儿子
 为和平而战
 各族共祖
 巡视四方
 播撒“人文”
 “黄帝四面”
 子孙万万代
第十五卷 五帝一脉
 黄帝子孙
 “静渊有谋”的颛顼
 “修身而天下服”的高辛
 “历象日月”的尧
 尧舜禅让
 大孝子舜
 大禹治水
 禹铸九鼎
第十六卷 “三代”时势
 开创新局面的“启”
 征讨有扈氏
 少康中兴
 暴虐夏桀
 何处是“夏墟”
 神秘的“楼兰美女”
 三星堆的黄金手杖
 “东方特洛伊”
 殷“革”夏“命”
 帝太甲悔过自责
 盘庚迁殷
 武丁复兴
 司母戊鼎
 甲骨文中的殷史
 暴君纣王
 武王伐纣
 周公制礼作乐
 “学在官府”
 召公棠下决狱
 周初大分封
 “无逸”之训
 楚的崛起
 厉王弭谤
 “始勤后怠”的周宣王
 烽火戏诸侯
第十七卷 大国争霸
 平王东迁
 郑庄公“小霸”
 齐鲁长勺之战
 齐桓公用管仲为相
 管仲改革齐政
 秦晋之好
 宋襄公的“仁义”
 晋文公称霸
 秦穆公霸西戎
 楚庄王问鼎中原
 鲁宣公“初税亩”
 向戌弭兵
 子产“铸刑鼎”
 伍子胥“十年归报楚王仇”
 勾践卧薪尝胆
 “学术下移”
第十八卷 儒墨显学
 文士“蜂出并作”
 学无常师的孔丘
 首创私学
 孔门“十贤”和弟子三千
 孔子严斥赖学的人
 文化寻根苦旅
 “孔子之谓集大成者”
 “平民圣人”墨翟
 反战宣言《非攻》
 强本节用的“兼爱”之路
第十九卷 战国史诗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魏文侯改革图强
 西门豹治邺
 公仲连促赵侯改革
 楚国吴起变法
 致力“俗之一改”的屈原
 申不害“修术行道”
 商鞅变法
 诸侯国先后称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西帝和东帝
 合纵与连横
第二十卷 百家争鸣
第二十一卷 大秦帝国
第二十二卷 楚汉之争
第二十三卷 汉家气象
第二十四卷 汉武雄风
第二十五卷 英雄时代
第二十六卷 文化融合
第二十七卷 短暂隋代
第二十八卷 大唐盛世
第二十九卷 两宋格局
第三十卷 百年蒙元
第三十一卷 专制皇权
第三十二卷 帝国末国
第三十三卷 振兴中华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