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定 价:¥24.80

作 者: 陈志龙 主编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丛编项: 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
标 签: 区域经济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3019997 出版时间: 1999-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78 字数:  

内容简介

  区域形象设计与传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差别在于:传统的发展战略是从区域在全国战略的地位出发,根据全国对这个地区的要求来考虑如何运用本区域的资源以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是“顺向”的思维方式;而区域形象设计则是先提出希望在公众面前准备塑造成一个怎样的形象,然后提出客观区域系统本身要发展到何种程度,并且在实践中对这个区域进行建设,使这个区域发展符合设计的要求,同时按照设计思想对当前的事物本身进行比较好的宣传介绍,把事物本身充分地显示出来,是“逆向”的思维方式。正因为《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的区域形象设计与传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思维方式不同,从而使引入区域形象设计后的《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具有了“双向思维”的特征,即将传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向式思维和区域形象设计的逆向式思维二者统一了起来,使得《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更具独特的生命力,更能在社会公众中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成功的区域形象设计,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渠道传播,使该区域内的社会公众更好更快地接受所设计的区域形象,形成一种积极的形象动力,激励公众向形象设计的目标努力奋斗。总之,《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不仅对长江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还对其他大江大河流域或地区的发展和治理,乃至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陈志龙,1946年出生。196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初调至上海工作。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教授,兼任上海扬子江国际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研究,教学。1993年起开始了对长江地区开发开放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应邀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出国考察与交流,并多次承担大型国际会议的筹备工作。编著的出版物有《浦东开发开放简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报告(1990-1994)》、《开放与合作:中国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国际经济合作概论》、《迈向21世纪的东方大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问题探讨》等。

图书目录

总序
1 绪论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
1.1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回顾
1.2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目标
1.3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参照标准
1.4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机制
附录: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世界银行的忠告
2 长江经济带建设方略
2.1 加快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的基本思路
2.2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拓展横向运输干线
3 长江治理与开发综述
3.1 治理与开发长江是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内容
3.2 长江经济带建设对长江治理开发的新要求
 3.3 1998年长江洪灾后对长江治理开发的新认识
4 长江地区交通发展研究
4.1 沪苏浙交通发展研究
4.2 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交通发展研究
4.3 重庆地区铁路发展研究
4.4长江地区航空发展研究
5 整治长江航道,发展长江航运功能
5.1 长江干流航运发展规划总体构想
5.2 加强长江中下游航道港口建设
6 长江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6.1 加速长江水电开发
6.2 华东地区发电能源建设展望
6.3 华中地区发电能源建设展望
6.4 长江地区的核电建设
7 长江地区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7.1 国际电信技术发展背景
7.2 我国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设想
7.3 长江航运通信与信息服务网
7.4 长江地区信息网络建设进程
8 对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最具战略意义的三项巨型工程
 …… 
9 长江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0 长江地区基础设施筹资途径探讨
11 长江地区的借鉴:美国高速公路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