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世界各国法律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1887-1947)

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1887-1947)

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1887-1947)

定 价:¥45.00

作 者: 周剑云 著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美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700018 出版时间: 2009-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字数:  

内容简介

  《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1887-1947)》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法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现代美国劳资关系及其法律调控机制的演进和确立进行考察与分析。通过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揭示出现代美国劳资关系法律调控机制的产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而且揭示这一制度与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多元性”特征、美国现代劳工运动、美国政治体制的发展演变等之间的关系与关联,从而进一步揭示在类似美国这样的多元化社会转型中,通过制度法制化保护社会弱势集团是国家权力(或公共权力)的应有之责。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界定劳资关系和劳资关系法律调控机制的概念,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中美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作者的基本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讨论美国立国伊始至19世纪80年代,美国劳资关系调控中的法律适用及特征。这一章以普通法中刑事共谋罪在早期美国劳资关系调控中的适用为核心,阐述美国法院在早期劳资关系调控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早期工会对法院管制的反对、美国劳工的法律权利意识的变化、工会组织权利意识的转变和美国主流法律思想的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劳资关系变化与法律调控机制变化的互动关系。第三章讨论以劳联为主的美国工会组织反对劳动禁令为核心,论述法院与日趋成熟的工会组织之间的冲突。这一章以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一些基本原则为理论支撑点,分析了法院、工会和雇主之间的斗争和制约关系,讨论了工会对雇主管理权威的挑战和对法院在调控劳资关系问题上的支配地位的挑战。揭示了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随着美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化,工会的组织理念和斗争策略也随之改变,通过与雇主的集体谈判和劳资合同,工会在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控上取得了一定的主动权;法院也通过司法判决渐渐承认了工会享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利。第四章讨论以美国联邦政府劳资关系立法为核心,分析联邦政府逐渐把劳资关系调控列入国家公共政策的目标的过程,以及这一进程中一些杰出人物的贡献。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控和调控制度的法制化,实质上是一个重新划分经济权力和经济利益的过程。在美国而言,就是雇主、工会抑或是国家,谁更有权力分割“经济馅饼”。通过对上述各方在《国家劳资关系法》的制定和调控制度的设置过程中的博弈的分析,揭示了美国社会多元性所决定的公共权力由各个利益集团分享的特征。第五章讨论以对《瓦格纳法》的修改过程中,劳资关系委员会、工会和雇主的斗争为核心。揭示了《瓦格纳法》颁布后,工会获得了对工厂生产事务一定的决策权后,一方面使劳工的经济利益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工会过于重视工会及其会员的利益,对工厂生产标准和技术改进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引起雇主和社会保守力量对工会权力的反弹,社会公众也对工会的权力过大和社会责任提出质疑。结果是通过了《塔夫脱一哈特莱法》,在工会、雇主和雇员之间重新分配了权利和义务。这表明了美国劳资关系调控的政治和社会基础要求劳资力量的某种“动态平衡”,表明在类似美国的多元化社会中,各方利益的“动态均衡”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劳资关系法律制度也必须反映和确认劳资利益“动态平衡”与社会发展的平衡的需要。第六章结语部分是对美国劳资关系法律调控体制演变过程分析的思索,略述笔者对在多元化社会中,社会变革中法律制度设计的一些认识。

作者简介

  周剑云,重庆市人,1965年出生。贵州财经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中国美国学学会会员,中国西方法律思想史学会会员。2002—2003年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访问学者。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获史学博士学位,同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法律史,专长于美国宪政史和劳资关系史及相关法律制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世界史》多次转载相关论文。参与全国、省级以上社科项目多项研究。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美国现代劳资关系法律制度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的重难点
  三、重要术语的界定与诠释
  
  第二章 刑事共谋罪与早期劳资关系的调控
  第一节 早期的自由劳动者和工会
  一、自由劳动者的诞生
  二、工资劳动者与工会
  第二节 契约自由与劳工法律权利的冲突
  一、自然法权利观念
  二、契约自由精神
  第三节 刑事共谋罪在早期劳资冲突调控中的适用
  一、早期劳资冲突中法院的支配地位
  二、刑事共谋罪在早期劳资冲突的适用
  
  第三章 劳工禁令与劳资关系调控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会反禁令的斗争
  一、劳工禁令的适用
  二、联邦法院与劳工禁令适用的扩大
  三、劳工组织反劳工禁令的斗争
  第二节 工会斗争策略的转变:对美国法律的适应
  一、美国工会组织原则和结构的变化
  二、工会策略的变化:对法律机制的诉求
  三、美国主流思想对劳资合作的认同
  第三节 工会争取法律地位的历程
  一、工会法律地位的困惑
  二、代理人和第三方受益人原则在劳资合同中的适用.
  三、美国劳工权利的法律化
  
  第四章 联邦立法主导劳资关系的调控
  第一节 联邦立法协调劳资关系的早期立法
  一、联邦管制劳资关系立法的初步尝试
  二、劳工整体贫困与大萧条
  第二节 瓦格纳与现代劳资关系法律调控制度的创建
  一、《工业复兴法》中的劳工条款
  二、工会组织对集体谈判制度的推动
  三、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与工会多数代表制的确立
  第三节 新政劳资政策的争论
  一、集体谈判权和雇员代表权之争
  二、《瓦格纳法》的凤凰涅磐
  三、劳资各方对《瓦格纳法》的不满与抗争
  
  第五章 现代国家劳资关系法律调控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法院与美国劳资关系委员会在战时的博弈
  一、对工会罢工和劳工不公正劳动行为指控
  二、监工组织工会权利之争
  三、劳资关系委员会的妥协策略
  第二节 二战期间的工会运动
  一、战时工会的壮大
  二、战时罢工与反工会力量的聚集
  第三节 现代国家劳资关系法律制度的确立
  一、塔夫脱与《瓦格纳法》的修改
  二、《瓦格纳法》修正中的博弈
  三、《塔夫脱一哈特莱法》对工会权力的减损
  
  第六章 结语:美国劳资关系调控法制化变迁的思考
  附录一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ct)
  克莱顿反托拉斯法
  诺里斯一拉瓜迪亚法案
  国家劳资关系法
  1959年的劳资关系法修正
  附录二 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处理劳资争议程序
  附录三 劳资法律权利比照表
  附录四
  从多主体认知理论看美国30年代“宪法危机
  略论美国劳资关系管理模式的演变
  20世纪美国劳资集体谈判思想初探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