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军事中国军事毛泽东·转战陕北一年零五天传奇

毛泽东·转战陕北一年零五天传奇

毛泽东·转战陕北一年零五天传奇

定 价:¥38.00

作 者: 姜安 著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军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2371934 出版时间: 2009-10-01 包装:
开本: 16 页数: 395 页 字数:  

内容简介

  1947年3月18日晚,在国民党军进攻延安清晰可闯的枪炮声中,毛泽东、周恩来等巾共领祧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10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艰难历程。党中央及毛泽东决定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可连他们也不曾想剑,仅仅用了两年时州,他们便载着(延安精神)直接开进(北平)。甘肃省作协副主席、军旅一级作家姜安,穿行于原坨黄峁问,伴着自由、任性、乡土、亲情的信天游,逐一走访毛泽东等中共领袖们在陕北曾打尖宿营过的窑洞。惊心动魄的转战传奇被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真实生动,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姜安,1969年入伍,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某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藏学研究会理事。一级作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走出硝烟的女神》、长篇报告文学《37孔窑洞与红色中国》、短篇小说集《素描生活》、文化专著《神秘的雪域达摩》等15部;广播剧《远去的骑士》、电视剧《八瓣格桑花》、电视文化片《从帐圈走来》(上下集)、《尼姑生涯》(上下集)等12部40集。作品曾多次荣获“五个_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传记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国家和军队级大奖。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亚洲和欧美70余个国家推介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延安告急!中共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
延河畔举行的圣诞焰火晚会
毛泽东赞叹:“德怀同志,你可是为我分了忧哇!
胡宗南夸下海口:“三日内拿下延安。
毛泽东接过余热未散的弹片,掂了掂
最后一个撤离延安的中共领导人

第二章 “敌人占领延安”的消息。并未使毛泽东惊讶
王震与毛泽东在青化砭告别
美式中吉普车的挡风玻璃、座位被炸坏了
毛泽东伸手摸了摸,土炕上留着房东一家人的体温
有人拿出一张毛泽东画像,房东高老汉看了默不作声
10万两黄金被安全送过黄河

第三章 中共中央决定不离开陕北
胡宗南在延安导演一场闹剧
毛泽东修改签发的新闻,正是“青化砭战报
齐明亮家的窑洞里,诞生了关乎中国命运的重要决议
在枣林沟村,中共中央兵分三路

第四章 “中共中央”重新爬上马背
毛泽东开始徒步长途行军
毛泽东查看的不是陕北地图,而是《东北地区行政图》
周恩来西渡黄河,再返陕北
为藏书的事,毛泽东对江青发火
不想带路的两位老乡突然同意带路,他们一定认出了毛泽东
子长县石湾村的一位老母亲送给毛泽东21个鸡蛋

第五章 从这一刻起。毛泽东使用代号
中共中央前委代号“昆仑纵队
毛岸英从晋西北捎来信,父亲很为他担心
彭德怀的电报,给了毛泽东一种宽慰
“羊马河战役”结束之快,连周恩来也未料到
战争年代,中共领袖们亲如兄弟

第六章 蘑菇战术——窑洞中诞生的智慧
彭德怀把腰带一紧:“走,打蟠龙去!
毛泽东在“窑洞指挥部”描绘出解放战争“大风景
王震让炊事员打了一扁担
彭德怀、习仲勋“鞭抽二马
毛泽东对汪东兴说:你敢不敢留下来等敌人?

第七章 毛泽东与刘戡只隔一条山沟
交战双方的指挥部,先后设在同一孔窑洞里
万分危机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毛泽东吃到一盘炒豌豆苗儿
窑洞里,毛泽东与任弼时发生激烈争吵

第八章 在千山万壑中。运筹惊天谋略
陕北人眼中“蓝袄蓝鞋蓝汗衫”的俊女子
小河村里,中共战将云集
毛泽东理了发并亲自到机要科看战报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蒋介石气得摔了茶杯

第九章 毛泽东的“棋子”走动了
油灯,在毛泽东的窑洞里亮了一夜
毛泽东给房东的儿子取名:毛仁
蒋介石亲临前线,站在毛泽东旧居前沉默不语
榆林城,云集了国共双方数十万大军
“你是延安的毛主席,不是李得胜。

第十章 毛泽东再次告急·
“大家辛苦哇!不过,敌人的命更苦。
江青高喊:快出来听,这是《红军调》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唯一一次改变毛泽东的行军路线
无定河边,毛泽东低吟《悲出塞》
刘戡在绥德城里站在地图前寻找毛泽东的位置

第十一章 毛泽东坚决不过黄河·
毛泽东摸黑走入深山中的井家坪村
卫士们刚端起碗,突然枪声响起
毛泽东不轻易吃群众送的东西
惊心动魄的风雨之夜

第十二章 红色政权躲过了一大劫难·
大雨如注,点不着烟,毛泽东发火了
跑过敌人,就是胜利
毛泽东声音有些哽咽:“同志们先过河!
五女河见证了毛泽东转战陕北最惊险、最危急的一幕
毛泽东在“方便”时,想出一个歼敌计划

第十三章 “我是毛泽东!”·
彭德怀多日策划、创造的战机,终于来到了
历史将记住这个地名:沙家店
败将刘子奇下意识地向彭德怀敬了一个军礼

第十四章 把仗拿到胡宗南的家门口去打
朱官寨村民只知道村里住了一位大官
蒋介石无精打彩地离开西安,返回南京
“共产党的大队长,还穿补丁衣裳?

第十五章 胡宗南顾不上陕北了
坐阵清涧城的廖昂,吃不消了
电波,从神泉堡村发往全国各解放区
窑洞里,毛泽东通宵达旦研读《红楼梦》
“不用问,你就是毛主席!

第十六章 红方红
难怪,佳县人最先唱出《东方红》
桃花渡口,毛泽东送江青过黄河接女儿
毛泽东举起朱德留下的望远镜,观看黄河对岸
打谷场上,发出一阵愉快的大笑
上上签!日出扶桑天下红

第十七章 “我们大大的主动了!
一个中国家庭,在陕北小村庄团聚了
江青在土炕上辗转反侧
毛泽东亲自提酒壶,为老乡们斟酒
“二打榆林”失利
7岁的李讷手举小搪瓷碗,去大灶排队吃饭

第十八章 “我们应该再打一仗!
“扶风寨”让毛泽东吃惊不小
毛泽东迎上去,同地主马醒民握手
“我就是土包子!我是农民的儿子。
毛泽东为李鼎铭先生逝世写挽词

第十九章 估计五年时间可夺取全国胜利
胡宗南仍派侦探四处打探毛泽东的行踪
毛泽东预言全国胜利时间
刘戡发出指令督导团以上军官杀身成仁
中共喊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第二十章 从陕北窑洞走向华北
离开杨家沟时,毛泽东的眼圈有些发红
有人在崖畔上高喊:“毛主席起身了!
毛泽东在陕北居住的最后一孔窑洞
毛泽东渡过黄河,再一次回望黄河对岸的陕北高原
尾声
主要参考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