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民间艺术手捏戏文

手捏戏文

手捏戏文

定 价:¥398.00

作 者: 王文章 主编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
标 签: 民间艺术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700353 出版时间: 2010-03-01 包装: 盒装
开本: 大16开 页数: 222 字数: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然衍变发展中呈现的形态是丰富多样的,这决定了我们采取的保护方式也应是多样的。但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类的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应当是一种恰当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这些技艺的持有者将自己本身的技艺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获得劳动的报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艺传承,并在自己的作品与使用者的对应中,使技艺的继续与创新具有激发创造智慧的基础。这套“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记录了这些传承人技艺传承的历程,他们的技艺如何精湛,以及他们对技艺的思考;展现了他们如何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使这些不同的技艺在传统的浸润中也融入了新的艺术元素,并得到人们的喜爱,而他们也因此具有了持续传承的经济基础。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和人口被纳入到世界变化的总体格局之中。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的。而保护各个民族具有独特创造个性和蓬勃生命活力的民间艺术,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形态不成为博物馆化和标本式存在表象,而永具生生不息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我想,读者会从“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中体会到这些。

作者简介

  王文章,男,1951年3月生,山东寿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部副部长,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曾发表60余万字艺术理论、评论文章,主编《中国学者眼中的科学与人文》、《京剧大师程砚秋》、《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等。曾获全国文化新闻一等奖,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兼任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

图书目录

总序
  口述人喻湘涟、王南仙简介
  喻湘涟与王南仙都是50年来从未离开惠山泥人艺术的坚守者,她们从未中断彩塑生涯。喻湘涟专攻捏坯,王南仙专攻彩绘;两人合作近40年,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对搭档,是当今惠山泥人大师中最有代表性的彩塑艺术家。
  
  第一章 惠山泥人的历史
  惠山泥人也叫无锡泥人,当代又称“惠山彩塑”、“无锡彩塑”或“无锡惠山彩塑”,是以产地冠名的著名民间工艺品。大约起源于明代晚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一、惠山的风俗养育了泥人
  二、惠山的水、牌坊和祠堂
  三、惠山泥人的历史传承
  
  第二章 喻湘涟与王南仙的手捏戏文生涯
  喻湘涟侧重于塑,王南仙侧重于彩。这种彩塑分工的合作方式在中国彩塑界为惠山所独有。两位大师秉承前辈传统,坚守传统阵地,体现出难能可贵的艺术追求。经历了近40年的协作,两位大师的合作关系已经达到了“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程度。她们的作品凝聚着二人共同的艺术理想,体现了共同的艺术成就。
  一、一对40年的搭档
  二、喻湘涟的家族史
  三、喻湘涟的捏塑师承
  四、王南仙的彩绘泥人生涯
  五、在泥塑彩绘训练班和泥人厂的日子
  
  第三章 喻湘涟谈泥人的捏制
  惠山泥人手捏戏文的捏坯技术比较复杂,不仅需要熟练的捏坯手法,还需要作者对戏曲本身、对彩塑本身的理解与判断。彩塑作品不仅仅是对舞台形象的记录,它是作者将最精彩的戏文情节进行再创作的结果。
  一、手捏戏文技法概说
  二、泥土与工具
  三、手捏戏文十八法
  四、造型程序与方法
  五、结束语
  
  第四章 王南仙谈泥人的画技
  王南仙详尽描述了惠山泥人传统彩绘的设计思想和彩绘方法、装饰方法。惠山泥人的彩绘以“新、清、齐、爆”为最高境界。除了用颜料彩绘之外,惠山泥人还需进行精心的装饰,行话叫“装銮”。通过装饰,达到“闹猛”的效果。
  一、惠山泥人传统彩绘基础知识
  二、彩绘的原料与配制
  三、彩绘的工具及其功能
  四、彩绘程序及基本技法
  五、惠山泥人的传统装饰技法
  六、惠山传统泥人中常用的图案
  七、泥人的保护
  
  第五章 大师谈泥塑艺术
  关于惠山泥人,无论是历史遗留的优秀作品,还是现在创作的优秀作品,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其中口传心授的经验和方法所蕴含的创作思想、审美趣味以及一套完整的手工技艺,都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一、惠山泥人绘与塑的关系
  二、惠山泥人的艺术特点
  三、惠山泥人的流派问题
  四、惠山泥人与戏剧
  五、惠山泥人现在面临的传承问题
  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第六章 大家的评说
  王南仙与喻湘涟多年来辛勤耕耘于惠山泥彩塑艺术之中,对惠山手捏戏文的继承、创新与弘扬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并以其艺术实践的优秀成果享誉于海内外,王南仙、喻湘涟都具备杰出传承人资质。
  喻湘涟、王南仙年表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