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国际法WTO宪政理论研究

WTO宪政理论研究

WTO宪政理论研究

定 价:¥20.00

作 者: 王玉婷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WTO法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807366 出版时间: 2010-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177 字数:  

内容简介

  “宪政”作为一个古老的政治学概念,虽然在历史上经历多次内涵上的变更,但在任一时期,它都不仅指向一套控制政府行为合法性的立法技术和制度,还体现为一种人文理念,反映人们对宪法应具有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价值追求。国际宪政治理的思潮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终在二战后迎来了复兴。当代国际宪政学者主张,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共有的不是宪法结构,而是核心的宪法价值;国际法体系中一些基础性的规范已经发挥着事实上的宪法功能;国内国际宪法共同构成一个松散网络式的多重宪法体系正在形成中。WTO这个现代最富有创造力的新型国际组织,其宪政的实现似乎更具期待可能性。尽管WTO体现的贸易自由并不具有超越其他非贸易价值的法律价值上的高位阶,但在维护国家主权、个人权利的基础上,更大限度的实现正义、平等、秩序这些法的基本价值,并维护国际法的权威,WTO“宪政”可能是最有效的突破口。国际“宪法”规范是否存在、其内容、含义、价值等都还处于纯理论探讨中,事实上,国际法宪法化理论同WTO宪政理论都是为了处理国际政治合法性和国际法合法性的问题,并希望求助于宪政话语,实现两者的同步统一。

作者简介

  王玉婷,2006年9月-2009年6月: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科国际经济法专业,获国际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2006年6月: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科国际经济法专业,获匡际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4年6月: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现任教于武汉大学中国边界研究院,讲师。教授本科生、研究生海洋法、海域边界学等专业课程,其专职研究方向为海洋法、海事法、海洋边界争端问题。发表的主要法学论文有:《贸易报复制度研究》,载《国际贸易法论丛》(第2卷),高永富、陈晶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制度——兼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载《仲裁与法律》第102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中美欧贸易报复制度的比较研究》,载《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9期;《全球化下的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制度》,载《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第4期;《论美国国会与对外贸易法的制定与执行》,载《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7期。参与的科研课题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0CFXOIO):世界贸易组织法成案研究(主持人:左海聪教授);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欧盟外贸法(欧共体共同商业政策及其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主持人:左海聪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号:NCET-05-0629):国际贸易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主持人:左海聪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重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5JJD820003):外贸法比较研究子课题:美国对外贸易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重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5JJD820003):外贸法比较研究子课题: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比较研究;司法部课题(项目编号:07SFB2045):《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与国际商法的发展(主持人:左海聪教授)汉堡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和国际私法研究所2009年度研究项目:Application of the Modern Lex Mercatoria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ISG,PICC and PECL.

图书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国际法体系“宪法化”理论解读——WTO宪政研究的相关理论背景
第一节 国际法体系“宪法化”理论的哲学基础——“世界主义”哲学思想
一、康德世界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
二、康德国际法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评析
三、康德国际法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新发展
第二节 国际法体系“宪法化”若干理论研究之述评
一、国际宪政主义思想的历史回顾与评价
二、当代国际法宪法化理论观点的综述
三、关于当代国际法“宪法化”理论的初步思考
第二章 国际法体系“宪法化”理论基本概念之探究
第一节 宪法及相关概念的再认识
一、对于宪法概念的再思考
二、对“宪法化”和“宪政”的理解
三、“宪法”和“宪政”在国际法“宪法化”学术探讨下的特定含义
第二节 国际法“宪法化”理论与传统宪法学理论之辨析
一、国际法“宪法化”学术探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与传统西方宪法学理论的不同之处
二、微观层面的国际法体系“宪法化”——如何理解国际组织的“宪政”问题
第三章 关于WTO制度“宪法化”问题的理论之争
第一节 “制度建构”学说
一、“制度建构”学说的主要理论观点及代表性学者
二、对于该学说的理论构建基础:“制度”和“宪法”的思考
三、该学说实用主义立场产生的论证悖论
第二节 “规范承诺”学说
一、“规范承诺”说的主要理论观点及代表性学者
二、对该学说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司法宪法化”学说
一、该学说的核心观点——WTO争端解决机构能够通过司法解释发展出宪法体系
二、该学说的主要内容——WTO争端解决机构创设的宪法性规则
三、与欧洲法院司法能动性对比下的反思——WTO争端解决机构不可能发挥类似于欧洲法院建构“宪法”性框架的作用
第四节 WTO争端解决实践与WTO制度“宪法化”问题
一、涉及WTO“机构平衡”问题的案例及其评析
二、WTO争端解决实践与WTO规则“宪法化”理论
第四章 关于WTO规则“宪法”功能和“宪法”价值的理论之争
第一节 关于WTO规则“宪法”功能的若干理论学说
一、“支持论”:WTO规则能够发挥一定的宪法性功能
二、“反对论”:WTO不具有也不应当具有“宪法”功能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WTO规则的“宪法”价值问题及理论反思
一、WTO规则之“宪法”功能与“宪法”价值的关系——传统西方宪法学理论下的透视
二、WTO是否应当促进人权保护等非贸易自由价值目标的实现——WTO宪政学说在现实下的反思
第五章 WTO“宪政”问题和国际法“宪法化”问题——对比思考下的理论解构
第一节 理论研究的共同现实动因
一、国际法与国际政治
二、国内宪法的“政治”性与“法律”性
三、宪政秩序与国内政治
四、应对现行国际制度面临的危机:民主和合法性障碍
第二节 对比思考下的理论解构
一、关于WTO宪政理论的理论解构
二、国际法“宪法化”理论的理论解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