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地基工程可靠性设计原理与应用

地基工程可靠性设计原理与应用

地基工程可靠性设计原理与应用

定 价:¥40.00

作 者: 丁继辉 等著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基础工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8475059 出版时间: 2010-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字数:  

内容简介

  《地基工程可靠性设计原理与应用》系统地介绍了地基基础工程中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全书共分八个部分,主要包括绪论、土性参数的统计分析、土的随机场理论、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可靠指标的计算方法、天然地基的可靠度分析、桩基的可靠度分析和复合地基的可靠度分析。《地基工程可靠性设计原理与应用》给出了典型算例及其主要程序界面和源程序代码。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程序采用Visual Basic 6.0编写,地基变形可靠度分析程序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地基工程可靠性设计原理与应用》可供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和教师参考,也可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高年级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丁继辉,女,1962年生,河北大学教授,水工结构工程硕士,工程力学博士。主要从事故障诊断、岩土工程可靠性、固流耦合失稳理论和地基基础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了10余项省级和厅级研究课题,取得1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河北省地基承载力可靠性研究”、“地基基础工程设计CAD研究与开发”、“地基基础工程可靠性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复合地基可靠性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四项成果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土木工程结构的状态诊断与评估”获河北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固流耦合失稳理论和稳定性研究”获保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著作有《基础工程设计及实用程序设计》、《浅基础工程及程序设计》,并参编《简明华夏百科全书》土建类部分条目以及村镇建设系列培训教材《高等数学》概率论部分。梁金国,男,1956年生,河北临西人,198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任河北建设勘察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先后获得国家发明金奖、国家优秀工程勘察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优秀工程勘察奖,以及国家发明专利奖。先后主编或参编多项地方或行业标准,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先后被评为“省直十大杰出青年”、河北省“青年科技标兵”、“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为河北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兼职教授。河北省岩石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地质学会副会长、《工程勘察》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勘察学会分理事。张建平,男,吉林长春人,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一直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勘察、施工、监理工作。曾任西藏自治区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西藏自治区水利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中水东北公司水工处副总工等职。现任中水东北公司水工处副处长、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经理和设计总工程师。曾在《东北水利水电》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多篇。主要编著《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应试辅导与习题集(水工结构及地质篇)》。主持完成的“西藏年楚河流域冰川终碛湖分析研究”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地基基础工程可靠性研究的特点
1.2 岩土工程可靠性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岩土工程可靠性的发展
1.2.2 岩土工程可靠性的研究现状
第2章 土性参数的统计分析
2.1 参数统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2.1.1 几个基本概念
2.1.2 样本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2.1.3 样本的统计量和总体参数
2.1.4 常见的几种概率分布
2.1.5 三大抽样分布
2.2 参数估计
2.2.1 点估计
2.2.2 区间估计
2.2.3 推广贝叶斯方法估计分布参数
2.2.4 最(极)大似然法估计法
2.3 参数的假设检验
2.3.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2.3.2 总体均值为某定值的显著性检验
2.3.3 总体比例为某定值的显著性检验
2.4 概率分布的优度拟合检验——非参数检验
2.5 土性参数统计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
第3章 土的随机场理论
3.1 土性剖面的随机场模型
3.2 随机过程
3.2.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3.2.2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3.2.3 平稳随机过程
3.2.4 数据平稳性的检验
3.3 自协方差函数和变异函数
3.4 方差折减系数及相关范围
3.5 求解相关距离
3.5.1 土性相关距离的定义
3.5.2 空间递推平均法
3.5.3 曲线拟合法
3.5.4 相关函数法
3.5.5 曲线极限法
3.5.6 试算拟合法
3.5.7 平均零跨距法
3.5.8 各种方法的综合比较和评述
3.6 工程应用
3.6.1 数据平稳性、各态历经性的检验及结果分析
3.6.2 石家庄市桥东区典型土层的相关距离
3.7 本章 小结
第4章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
4.1 结构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4.1.1 随机性
4.1.2 模糊性
4.1.3 知识的不完善性
4.2 结构设计中的变量
4.3 结构的功能要求
4.4 结构极限状态
4.4.1 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
4.4.2 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
4.5 极限状态方程
4.6 结构可靠性和可靠度
4.6.1 结构可靠性
4.6.2 结构可靠度
4.6.3 结构可靠指标
4.6.4 结构可靠指标口的几何意义
4.6.5 可靠指标β与安全系数K的关系
4.6.6 可靠指标口与分项系数的关系
4.7 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的分类
4.7.1 水准I方法
4.7.2 水准Ⅱ方法
4.7.3 水准Ⅲ方法
4.7.4 水准Ⅳ方法
4.8 本章 小结
第5章 可靠指标的计算方法
5.1 中心点法
5.2 验算点法
5.2.1 基本原理
5.2.2 当量正态化
5.2.3 相关随机变量可靠指标的计算
5.3 蒙特卡洛法
5.3.1 随机数的产生与检验
5.3.2 一般抽样法
5.3.3 重要抽样法
5.4 本章 小结
5.5 源程序代码
5.5.1 基于斯肯普顿承载力公式的计算程序
5.5.2 天然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程序
第6章 天然地基的可靠度分析
6.1 天然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
6.1.1 天然地基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一般式
6.1.2 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6.1.3 天然地基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的确定及参数分析
6.2 天然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工程实例
6.2.1 石家庄某条形基础算例
6.2.2 石家庄某住宅楼条形基础算例
6.2.3 重要抽样法计算条形基础算例
6.3 天然地基变形的可靠度分析
6.3.1 天然地基变形极限状态方程的~般式
6.3.2 弹性力学方法
6.3.3 分层总和法
6.3.4 规范推荐方法
6.3.5 考虑应力历史的地基最终沉降计算
6.3.6 基于布辛奈斯克应力解的单向压缩层法
6.3.7 基于布辛奈斯克位移解的分层总和法
6.4 天然地基变形可靠度分析算例
6.4.1 天然地基沉降可靠度计算模型的比较
6.4.2 JC法计算天然地基沉降可靠指标的算例
6.4.3 蒙特卡洛法计算天然地基沉降可靠指标的算例
6.5 本章 小结
6.6 源程序代码
6.6.1 验算点法计算天然地基沉降可靠指标程序
6.6.2 蒙特卡洛法计算天然地基沉降可靠指标程序
6.6.3 考虑应力历史的地基最终沉降计算程序
第7章 桩基的可靠度分析
7.1 基桩竖向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的一般式
7.2 基桩竖向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的确定
7.2.1 按静载荷试验法确定极限状态方程
7.2.2 按原位测试法确定极限状态方程
7.2.3 按经验参数法确定极限状态方程
7.2.4 钢管桩极限状态方程的确定
7.2.5 嵌岩桩极限状态方程的确定
7.2.6 后注浆灌注桩极限状态方程的确定
7.3 极限状态方程中的参数分析
7.4 桩基变形的可靠度分析
7.4.1 桩基变形极限状态方程的一般式
7.4.2 桩基变形计算的规范公式
7.5 桩基可靠度分析实例
7.6 本章 小结
7.7 源程序代码
第8章 复合地基的可靠度分析
8.1 复合地基概述
8.2 复合地基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8.2.1 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一般式
8.2.2 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8.2.3 复合地基极限状态方程的确定
8.2.4 多桩型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状态方程的确定
8.2.5 极限状态方程中的参数分析
8.3 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实例
8.3.1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算例
8.3.2 碎石桩和CFG桩组合桩复合地基算例
8.3.3 夯实水泥土桩和CFG桩组合桩复合地基算例
8.4 复合地基变形的可靠度分析
8.4.1 复合地基变形极限状态方程的一般式
8.4.2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8.4.3 多桩型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8.4.4 基于布辛奈斯克位移解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8.4.5 复合地基变形可靠度分析实例
8.5 本章 小结
8.6 源程序代码
……
附录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