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城市立体化的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立体化的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立体化的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

定 价:¥39.00

作 者: 刘皆谊 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

ISBN: 9787564116170 出版时间: 2009-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字数:  

内容简介

  地下街作为一个在城市中分布较广的公共建设,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与城市能否形成共同发展,便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本书共7章,分为3个主要部分。第1部分是对地下街发展与基本性质的研究,解读地下街的发展脉络、基本性质与影响因素。第2部分从地下街开发和经营与城市结合的两个角度,探讨地下街发展注重环境人性化、特色化与整体化,以及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组成与延伸的现象,并透过地下街的实施过程、空间结构与类型分析,归纳出地下街形成发展趋势的模式。第3部分分析地下街如何结合城市设计,整合地上地下城市要素与体系,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本书可供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人员参考,也可供城市建设人员及相关专业教师、学生学习。

作者简介

暂缺《城市立体化的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结构与框架
1.3 创新点
2 地下街的兴起与发展
2.1 地下街的起源与定义
2.1.1 地下街概念的出现
2.1.2 地下街的定义
2.2 影响地下街的相关理论
2.2.1 促使地下街发展的理论
2.2.2 运用地下街实现目标的理论
2.3 地下街在世界各地区的发展脉络
2.3.1 欧美等国的地下街
2.3.2 日本的地下街
2.3.3 中国台湾地区的地下街
2.3.4 中国内地的地下街
本章小结
3 地下街类型、特征、作用及影响因素
3.1 地下街类型
3.1.1 不同形态的地下街
3.1.2 不同区位的地下街
3.1.3 不同城市功能的地下街
3.1.4 不同开发理念的地下街
3.1.5 其他分类
3.2 地下街特征
3.2.1 基本空间构成
3.2.2 透过对比而区分出的特征
3.3 地下街的作用
3.3.1 延续城市步行与商业的活动
3.3.2 转移低密度商业,创造城市持续发展的契机
3.3.3 回收城市投入的公共建设资金
3.3.4 连接城市分散的公共空间
3.4 城市发展的驱动与限制
3.4.1 城市发展对地下街的驱动
3.4.2 城市发展对地下街的限制
本章小结
4 地下街开发与经营——地下街发展趋势之一:重视环境的人性化、特色化和整体化
4.1 地下街开发与经营特征
4.1.1 开发特征
4.1.2 经营特征
4.2 前期作业与计划拟定
4.2.1 前期作业
4.2.2 计划的拟定
4.3 地下街的开发实施
4.3.1 开发主体模式
4.3.2 开发流程模式
4.3.3 城市设计的介入分析
4.4 地下街经营策略与调整
4.4.1 在开发阶段调整的经营策略
4.4.2 营运后所进行的经营策略调整
本章小结
5 地下街与城市——地下街发展趋势之二: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与延伸
5.1 地下街性质的转变
5.1.1 新概念的形成
5.1.2 新概念的表现
5.1.3 设计原则的改变
5.2 地下街的城市场所精神
5.2.1 地下街需要城市场所精神
5.2.2 发展休憩、交流与让人驻足的场所
5.2.3 引入城市活动、文化和记忆
……
6 地下街与城市设计——运动城市设计促进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台北车站周边地下街
附录2 台北东区地下街
附录3 上海南站附属地下街
附录4 广州动漫星城
致谢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