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建筑材料再生混凝土性能与应用技术

再生混凝土性能与应用技术

再生混凝土性能与应用技术

定 价:¥40.00

作 者: 李秋义 等著
出版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建筑材料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2278554 出版时间: 2010-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字数:  

内容简介

  《再生混凝土性能与应用技术》分别介绍了废混凝土的循环利用情况、再生骨料制备技术、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再生骨料标准、再生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再生细骨料在砂浆和混凝土中的应用、再生粉体在砂浆和混凝土中的应用、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制备等内容。《再生混凝土性能与应用技术》对于提高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质量,推动再生骨料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供从事固体废物研究开发、生产应用以及教学、培训和管理的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李秋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市政协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青岛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1989年至2001年在哈尔滨建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2002年调入青岛理工大学。现担任山东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青岛市建筑材料行业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和山东省混凝土重点(强化)实验室主任。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型建材制品应用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墙体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木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再生集料及其配制新混凝土的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研制开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节能型复合墙体与结构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高品质再生骨料性能和制备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主编了国家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和《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参编建筑工业行业工程标准《混凝土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质量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并被评为国家‘十五’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全洪珠,工学博士,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1991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2006年在日本工学院大学分别获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再生混凝土、绿色生态混凝土、工业废渣有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秦原,工学硕士。2004在山东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2008年任教于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在青岛理工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再生混凝土、绿色生态混凝土等方面的研究。参加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和《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两部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图书目录

第1章 废混凝土的循环利用技术
1.1 废混凝土的来源与分类
1.1.1 废混凝土的来源
1.1.2 废混凝土的分类
1.2 废混凝土循环利用的意义
1.3 混凝土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1.3.1 化学强化法简介
1.3.2 物理强化法简介
参考文献
第2章 废混凝土的处理工艺与产品性能
2.1 废弃混凝土的处理工艺
2.1.1 国外破碎工艺
2.1.2 国内破碎工艺
2.2 再生粗骨料的性能
2.2.1 主要性能
2.2.2 再生粗骨料标准
2.3 再生细骨料的性能
2.3.1 主要性能
2.3.2 再生细骨料标准
2.4 再生粉体的性能
2.4.1 物理性质
2.4.2 再生粉体的化学性质
参考文献
第3章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3.1 试验原料与方案
3.1.1 试验原料
3.1.2 试验方案
3.2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
3.2.1 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用水量的影响
3.2.2 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用水量的影响
3.2.3 粉煤灰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
3.3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3.3.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3.2 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3.4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3.4.1 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对收缩性能的影响
3.4.2 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对收缩性能的影响
3.5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
3.5.1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性能
3.5.2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3.5.3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再生细骨料混凝士
4.1 试验材料及方案
4.1.1 试验原料
4.1.2 试验方案
4.2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
4.2.1 简单破碎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用水量的影响
4.2.2 颗粒整形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用水量的影响
4.2.3 粉煤灰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
4.3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4.3.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3.2 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
4.4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4.4.1 简单破碎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收缩性能的影响
4.4.2 颗粒整形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收缩性能的影响
4.5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
4.5.1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性能
4.5.2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4.5.3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高性能再生混凝土
5.1 试验原料与试验方案
5.1.1 试验原料
5.1.2 试验方案
5.2 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用水量
5.2.1 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
5.2.2 矿物掺合料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
5.2.3 矿物掺合料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
5.3 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5.3.1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5.3.2 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5.3.3 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
5.4 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5.4.1 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5.4.2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5.4.3 矿物掺合料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5.4.4 矿物掺合料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5.5 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5.5.1 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5.5.2 矿物掺合料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5.5.3 矿物掺合料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5.5.4 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系数和电通量相关性的影响
5.6 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
5.6.1 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5.6.2 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再生掺合料
6.1 再生粉体的基本性质
6.1.1 再生粉体的物理性质
6.1.2 再生粉体的化学性质
6.1.3 再生粉体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6.2 再生粉体胶砂试验研究
6.2.1 普通再生粉体
6.2.2 超细再生粉体
6.2.3 热处理再生粉体
6.3 再生粉体混凝土
6.3.1 试验原材料及方案
6.3.2 再生粉体混凝土的用水量
6.3.3 再生粉体混凝土的强度
6.3.4 再生粉体混凝土的渗透性
6.3.5 再生粉体混凝土抗碳化性能
6.4 超细再生粉体混凝土
6.4.1 试验原材料及方案
6.4.2 超细再生粉体混凝土的用水量
6.4.3 超细再生粉体混凝土的强度
6.4.4 超细水泥石混凝土的用水量和强度
6.4.5 超细再生粉体与其他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比较
6.4.6 外加剂对超细再生粉体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6.4.7 超细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碳化性能
6.5 再生粉体砂浆
6.5.1 试验原材料
6.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6.6 再生粉体蒸压砖
6.6.1 试验原材料
6.6.2 试验方案及结果
6.6.3 试验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再生砂浆
7.1 原材料
7.2 试验方案设计
7.3 试验结果及分析
7.3.1 砂浆需水量、稠度、分层度和密度
7.3.2 立方体抗压强度
7.3.3 砂浆抗冻性能
7.3.4 砂浆碳化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再生混凝土经济牲初步评价
8.1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验一
8.1.1 试验材料
8.1.2 试验方案
8.1.3 试验结果
8.1.4 强度与胶水比的关系
8.2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验二
8.2.1 试验原材料
8.2.2 试验方案
8.2.3 试验结果
8.2.4 强度与胶水比的关系
8.3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经济性初步评价
8.3.1 不考虑免税政策
8.3.2 考虑免税政策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应用实例
9.1 再生骨料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9.1.1 西安市某I级公路
9.1.2 开兰路和国道310线
9.1.3 上海市某城郊公路
9.2 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9.2.1 青岛海逸景园6号工程
9.2.2 青岛宜昌馨园工程
9.2.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试验6号楼
9.2.4 北京昌平亭子庄污水处理池工程
9.2.5 北京昌平十三陵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
9.2.6 “沪上·生态家”工程
9.3 日本再生骨料的应用实例
9.3.1 东京平和岛A-1栋仓库工程
9.3.2 东京牟礼团地第1住宅楼礼堂工程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