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伦理学(道德学)道德乌托邦的历史嬗变

道德乌托邦的历史嬗变

道德乌托邦的历史嬗变

定 价:¥40.00

作 者: 沈慧芳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伦理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492689 出版时间: 2011-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字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沈慧芳1966年生,浙江龙泉人。浙江大学法学硕士。现为武夷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福建省社科联委员,福建省杨时学术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在《道德与文明》、《东南学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福建省教育厅社科资助项目三项。2007年入选“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0年被授予“武夷学院年轻拔尖人才”称号。

作者简介

  沈慧芳1966年生,浙江龙泉人。浙江大学法学硕士。现为武夷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福建省社科联委员,福建省杨时学术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在《道德与文明》、《东南学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福建省教育厅社科资助项目三项。2007年入选“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0年被授予“武夷学院年轻拔尖人才”称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乌托邦精神与道德乌托邦
 一 乌托邦与乌托邦精神
 二 乌托邦精神的基本意蕴
 三 乌托邦精神的核心是道德理想主义
 四 追寻乌托邦精神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第二章 中国轴心时代高扬的乌托邦精神与士阶层的兴起
 一 轴心时代与动荡中的文明突破
 二 士阶层的形成及其独立意识的觉醒
 三 士与轴心时代高扬的乌托邦精神
 四 士的文化传统及其道德属性
第三章 轴心时代的道德乌托邦:变无道社会为?道社会
 一 儒家的救世理想与个体人格追求
 二 墨家的兼爱尚同理想与非攻的和谐追求
 三 道家无为的社会理想和逍遥的人格境界
 四 “大同”社会理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章 魏晋士人的道德理想追求与乌托邦精神的另样表达
 一 特殊时代的特殊士风
 二 批判精神的曲折表达
 三 社会乌托邦的经典设计
第五章 两宋士大夫的政治理想与道德追求
 一 两宋士大夫的时代境遇及其主体意识
 二 两宋士大夫的政治乌托邦情怀及其现实表达
 三 两宋士大?的心理矛盾及其人格追求
第六章 早期启蒙中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与道德理想追求
 一 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式微和阳明心学的启蒙意义
 二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与理想追求
第七章 中西文明撞击中的文化自觉与道德理想构建
 一 中西文明的碰撞与近代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自觉
 二 近代中国社会的乌托邦构建与道德理想追求
第八章 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确立及其实践挫折
 一 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阐述
 三 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确立及其理想追求的乌托邦激情
 四 毛泽东对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阐释及其实践
第九章 现代性反思与道德乌托邦重构
 一 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性成长历程
 二 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性的成效
 三 中国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
 四 传统道德理想主义的反思与当代道德乌托邦的重建
第十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道德理想诉求
附录一 道德需要与制度公正
附录二 美德:和谐社会的重要竞争力
参考书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