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定 价:¥35.00

作 者: 白至德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丛编项:
标 签: 秦汉魏六国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5728608 出版时间: 2011-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之一。《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论述的是中国中古时代发展时期的历史。这是一个全国性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这个时期相当于公元196年至589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三国的鼎立。第二,西晋短暂的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乱。第三,南北朝的对峙。第四,从北魏的分裂到隋的统一?从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上看,这个时期历史形成的脉络还是相当清楚的。

作者简介

  白至德,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代表,并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此后,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并与侯外庐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员;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主持了《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改革开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创办了史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任所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等。国家教育部称他“年高德劭,学识渊博,教书育人,誉满学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赞他“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史学会认为他“学术的追求,是创新的意识,批判继承祖国文学遗产,成自得之学;学术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变,关注祖国历史的兴衰,思考民族的未来。”他的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史学概论》、《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中国通史纲要》、《民族宗教论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回族史》等,由他总主编的《中国通史》12卷22册全部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亲笔致信祝贺,对《中国通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

图书目录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讲  中国史学走向发展时期
 1.时代的特点与史学发展趋势
 2.史书数量的剧增和种类的丰富
 3.地方史、民族史和关于域外情况的记述
 4.家史、谱牒和别传
 5.通史撰述
第二讲  皇朝史撰述的兴盛
 1.皇朝史撰述的兴盛
 2.陈寿和《三国志》
 3.司马彪《续汉书》八志、袁宏《后汉纪》和范晔《后汉书》
 4.沈约、萧子显和魏收的皇朝史撰述
第三讲  再说范晔与袁宏
 1.《后汉书》范晔所著
 2.《后汉书》对史事的“整理”
 3.《后汉书》中的论赞
 4.无神论者范晔
 5.袁宏撰集《后汉纪》
 6.袁宏的“名教”观点
第四讲  史学史的诸多论述
 1.司马迁的论述
 2.班彪的论述
 3.《文心雕龙》的《史传》篇
 4.《晋书》卷82和《经籍志》的史部叙录
第五讲  《三国志》点说
 1.“良史之才”
 2.“品藻典雅”
第六讲  魏蜀吴三国的鼎立
 1.曹操灭袁占中原
 2.初步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3.三政权鼎足而立确立
 4.魏皇帝已成傀儡
第七讲  西晋的短暂统一
 1.太康时期的小康局面
 2.矛盾重重和西晋灭亡
第八讲  东晋十六国的混乱
 1.东晋十六国
 2.淝水之战役
 3.东晋之衰亡
第九讲  南北朝的对峙与改变
 1.武帝刘裕建立的宋
 2.拓跋硅建立北魏
 3.南北的对峙与纷争
 4.结束对立又现统一
第十讲  不叫“世家”叫“门阀”
 1.新兴的门阀地主
 2.世家地主的延续
 3.寒门素族的渐强
 4.纯粹的社会制度
第十一讲  佛教的流行与无神论者
 1.佛教大为流行
 2.范缜与神灭论
 3.寺院经济扩张
 4.周武帝的灭佛
第十二讲  玄学的兴盛与“清谈误国”
 1.玄学的开始兴起
 2.奠基人何晏、王弼
 3.玄学思想的东渡
第十三讲  法律最为完善的刑法
 1.相当残酷的死刑
 2.摧残身心的肉刑
 3.督责官吏的扑刑
 4.罚劳役的劳作刑
 5.因罪流放的流刑
 6.钱财顶?的赎刑
 7.审判、检察和司法机关
 8.监狱、刑具、刑讯及刑罚
第十四讲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农业的显著发展
 2.贾思勰的《齐民》
 3.农业技术的发展
 4.水利事业的发展
 5.手工业较大发展
 6.多领域的新成就
第十五讲  文学艺术盛景非凡
 1.建安文学
 2.著名的西晋辞赋
 3.艺术史上的高峰一东晋书画
 4.盛行的南朝文学
第十六讲  军事的新妙战术
 1.骑兵战术有了新进展
 2.克制骑兵战术有新招
 3.水战战术的激发勃进
第十七讲  中医学之明显进步
 1.三国名医张机
 2.两晋名医王叔和
 3.皇甫谧的针灸学专著
 4.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5.著名药物学家雷毅
 6.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7.丰采的医剂著作
 8.外科与手术并进
第十八讲  古代数学伟大开创
 1.勾股定理和重差术
 2.割圆术和圆周率
 3.球体积公式
 4.同余式和不定方程
 5.其他很有创见的贡献
第十九讲  妇女的较多记录
 1.著名的女诗人蔡琰
 2.建安年刘兰芝抗婚
 3.才女谢道韫的才辩
 4.苏蕙巧织回文图诗
第二十讲  中外交流十分突显
 1.同西域、南海诸国的关系
 2.中外物资的交流超过两汉
 3.外国的文化主要来自印度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