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灾害及其防治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

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

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

定 价:¥42.00

作 者: 郝平,高建国 主编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灾害及其防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7834087 出版时间: 2010-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432 字数:  

内容简介

  《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讲述了2009年7月11日至13日,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山西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本次会议以“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为主题,旨在对灾荒与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总结防灾减灾的经验教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自海内外数十家科研部门的近4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提交论文30余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论文集,就是本次研讨会的一项成果。文集中大多数作者均为当前活跃在中国灾荒史研究领域的一线学者,且以灾荒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少数学者虽不专门从事灾荒史研究,但对本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体现了多学科的特点,这就保证了本文集较高的专业性和学术水准。文集第一部分包括5篇文章。研究者们从各自学科立场出发,并不专注于历史时期的某一次重大灾害问题,而是基于对灾害史学科的整体关照,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颇具启发性。第一篇论文的作者通过大量例证对灾害史料的现代利用问题作了探讨,认为这一研究可分史料的数量化(如频率统计、强度统计、综合统计)和数字化(如查询功能、复原功能、对比功能)两个阶段进行。

作者简介

暂缺《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灾害史料的现代利用
巨型灾害链与社会动乱的历史教训
仰韶、龙山时期灾害环境与灾害链
古代中国如何面对灾害
政区调整与灾害应对:历史灾害地理的初步尝试
冲突与调适:明代宣德至正统年间的灾民外迁与户籍制度变革
略论1942年河南大旱灾对地权异动的影响
1303年洪洞大地震与地域分水制度——以广胜寺泉域为中心的考察
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一1961年)粮食短缺状况及教训
嘉靖时期边境地区的灾害奏报——以大同为中心的考察
江南“义赈”在山两——以“丁戊奇荒”为中心的考察
1875-1878年山西旱情分析
天人感应灾异观与近代灾荒救治——以“丁戊奇荒”为中心
近代两方人对“丁戊奇荒”的认识及其背景初探——《纽约时报》传达的信息
From Nattlralt0 National Disaster:Representations of IIunger
and War in the(Chinese Press(1928-1930)
晚清六十年间(1851年-1911年)华北地区自然灾害述沦
从万历二十二年河南大饥荒看政府救荒与备荒之得失
清代华北储粮备荒探析
清代山东仓储的兴建、管理及存废
乾隆朝“以工代赈”制度初探
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救灾工作述评
清浊之间:历史时期吕梁山区东南麓的水利与水患——以晋南龙子祠泉域为中心
国民政府对江淮大水灾救治
抗战时期山西伪政权的治蝗
民国以前湖南疫灾研究
雍正朝官员疾病量化分析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