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各级教育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

定 价:¥42.00

作 者: 范明 著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各级教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4158246 出版时间: 2011-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74 字数: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形成了高度的共识,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这些成就远远不足以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钱学森之问”仍然是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楚——我们仍然缺乏原创性的大学教育理念,缺乏以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为标志的核心竞争力,更缺乏培养大学生综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完善体系。正如周远清同志所言:“我们的校长,特别是资深校长,我们的教育研究专家们,应该把研究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从2001年三校合并成立江苏大学伊始,我校便开始探索如何才能充分发掘和利用三所原有高校的优势:江苏理工大学的工科特色、镇江医学院的科学气质和镇江师专的人文底蕴,在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渐渐明确了开展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并通过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路径,我们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作者简介

  范明,1956年6月生,江苏金坛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198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毕业于河海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被表彰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江苏省优秀科技副县长,获得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教书育人优秀奖。1987年至2001年底,在江苏大学(原江苏工学院、江苏理工大学)任教(职),2002年1月起在扬州大学任教(职)。长期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管理世界》、《中国高等教育》、《中国软科学》、《管理现代化》、《高校理论战线》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8项,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第二节 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第三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第四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的基本构架
第二章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沿革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中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国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变迁
第三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功能
第一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二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
第三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
第四章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第一节 创新人才的特征与教育理念
第二节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第三节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第四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
第五章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哲学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二节 心理学基础:创新是一种心理能力
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创新的教育缔造创新的人才
第六章 当代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通识教育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当代美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第三节 当代俄罗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第四节 当代日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第五节 当代韩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第七章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
第一节 教育理念及其创新
第二节 文化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与大学教育理念
第三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创新及其实践
第八章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教育制度及其创新过程
第二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制度创新的动力与条件
第三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第九章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创新
第一节 教育管理创新概说
第二节 教育管理创新的实现
第三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创新的实施
第十章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创新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方法论困境
第二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第三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创新
第十一章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创新
第一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反思
第三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节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创新的几种有效模式
第十二章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的环境优化
第一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办学环境优化
第二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优化
第三节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文化环境优化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