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基督教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

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

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

定 价:¥29.00

作 者: 崇秀全 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基督教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8089760 出版时间: 2011-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字数:  

内容简介

  “耶稣基督”是基督教历史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因此对他及其受难事件的研究不可或缺,历来无数文化历史学者也从未间断过对他的思考,他们或从传统中的耶稣、历史中的耶稣、经典中的耶稣展开,但从艺术作品的角度,通过建构象征理论与方法,阐释被钉十字架耶稣的艺术形象,并思考与基督教神学的关联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崇秀全所著的《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以意大利12-15世纪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为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构象征理论与方法模式,并把它引入基督教艺术研究。象征的理论与方法是我们在提取语言学、图像学和符号学中合理内核,自我建构成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系统,联结耶稣艺术形象与基督教神学,实现基督教艺术形式与意义之间传达和循环的理论模式。在论文的第一章,笔者对象征概念予以界定,并把象征理论模式引入基督教艺术研究,全面概览基督教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象征艺术,既能让读者理解象征理论,也能为论文“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提供宽广的视野。第二,从神学、文化与艺术三个维度探寻耶稣形象的神学基础、文化起源与象征艺术。在论文第二章、第三章,笔者从神学、文化与艺术三个维度探寻耶稣形象的神学基础、文化起源与象征艺术,既能突出耶稣形象在基督教的中心地位和重要意义,也为意大利12—15世纪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图像研究提供理论准备和知识支持。第三,从艺术作品的角度,详细梳理意大利12—15世纪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历史演进,归纳它们的象征艺术风格类型,并阐明具体作品风格来源和象征蕴涵以及它们与象征艺术风格之间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系。在论文的第四章,笔者从具体艺术品角度研究12—15世纪意大利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风格类型。依据近代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共识,并参考其他造型艺术(主要是建筑)和历史学家分析的惯例,笔者把12世纪的象征类型界定为罗马式风格,主要因为意大利的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图像更多地吸收古代的。希腊一罗马文化传统。通过12世纪意大利几幅代表性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图像从不同的层面展现罗马式风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2—13世纪的象征艺术类型与罗马式交错发展的是晚期拜占庭式,它因为基督教在东方传统都市君士坦丁堡与皇权合一,而深受世俗艺术文化的浸渗,发展成为一种程式化的圣像。但这种“辉煌圣像”在13世纪流入意大利后在东西方文化的交会中突破固有程式。画家契马布埃的《被钉十字架耶稣》个案研究既见证拜占庭式传统镶嵌技术运用,也发掘一种新的人文精神。13世纪,法国教堂建筑首先向传统发难,哥特式作为基督教神性艺术发展的最高典范,在欧洲各地迅速耸立,14世纪发展成为国际哥特式风格。受其影响,13—14世纪意大利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图像,像是一幅幅图像组成的经院哲学,我们追随着它们的变幻迷离的色彩和大教堂彩色玻璃窗反射进来的幻化光影进入基督教的形而上学沉思。哥特式艺术中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图像是哥特精神“活的光辉”,通过世间美的事物的有限美可以窥见上帝的绝对美。意大利杜乔、马尔蒂尼和洛伦泽蒂等无数哥特式艺术家的孜孜以求的探索,将基督教的神学精神与图像描绘完美结合起来,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艺术实现了深奥隐晦的基督教神学在图画上的移情功能。14世纪哥特式国际化进程中包含着泛化的必然性。此时的意大利受到市民经济繁荣和新的文化艺术复兴冲击,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图像出现了无数新的现象——在表现媒材、科学技术、自然主义、人文主义等方面都实现了革命性的质变。以14世纪意大利乔托承前启后的绘画为起点,我们透过15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们以及翁布里亚画派的佩鲁吉诺、帕都亚画派的曼坦尼亚、威尼斯画派的贝利尼等意大利各城邦国家的画坛杰出领袖,他们的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在原创性、科学性和人文主义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的伟大得以彰显。第四,从意大利12—15世纪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神学象征出发,以爱的神学象征为出发点和中心,延展讨论罪恶与救赎的神学象征和三位一体的神学象征。在《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以意大利12-15世纪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为例》的第五章,笔者从意大利12—15世纪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神学象征出发,首先,寻找到整个神学象征的中心和出发点——爱的教义神学。以至于在这个教义神学解释展开的基础上,其它的一些基本神学能够在它的关系中都可以看出具有清晰而独特的意义。当我们考虑基督教神学中,罪恶、救赎、望、信、三位一体:道成肉身以及任何可能谈到的东西都可以跟它联系起来。不会发现自己是在抽象地讨论耶稣被钉十字架图像的单个神学象征,我们是把它们整合在一个整体之中。爱的神学,做为基督教信仰的中心,从一开始就将保护这种信仰作为一个单一的整体而得到阐释。在耶稣被钉十字架事件中,爱的神学是基督教教义神学的核心——“上帝是爱”,是上帝对人类的普世之爱。爱的对象包括圣徒、使徒、玛利亚以及所有人甚至包括罪人。作为回应,人类爱基督则是遵守一种诫命,忠于共同的盟约,求得基督的救赎,更是谋取自身幸福的事工。笔者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实现了艺术形象与爱的神学之间的彼此关联。然而,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神学象征是一个整体,它的种种教义神学是相互联系的。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不仅象征着基督所承受的苦难,更是代表基督坚定救赎人类的行为。救赎和恩典从根本上讲是基督的爱德。因此,论文研究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不能不在爱的神学结束之时开’启耶稣受难的救赎意义。我们知道耶稣对人类苦难和罪恶的拯救是通过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事件实现的,即基督受难就是拯救事件。基督教艺术在表达人类的罪恶与基督的救赎关系方面从来不缺乏象征性的作品,实际上,作为联系罪恶与救赎关系的耶稣被钉十字架事件就是现实的图景,适合的艺术图解。哥特式艺术中格吕内瓦尔德的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图像最能恰当地象征世俗社会人类所经历的苦难,以及耶稣受难、复活和救赎的过程。最后,论文之所以要在爱的神学框架内讨论三位一体的神学象征,一方面,三位一体神学的基础是爱;另一方面,从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角度来看,三位一体是基督教艺术中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最根本和直接的神学象征。马萨乔作品《三位一体》完美地诠释了三位一体教义就是被钉十字架的基督。

作者简介

  崇秀全,男,安徽天长人,浙江财经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哲学博士(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宗教艺术和摄影研究。近年来共发表论文20余篇,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图书目录

引 言
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三、研究的目的与范围
第一章 基督教的象征艺术
第一节 象征与基督教艺术
第二节 基督教绘画象征艺术
第三节 基督教雕塑象征艺术
第四节 基督教建筑象征艺术
小 结
第二章 基督教艺术中的耶稣形象
第一节 耶稣形象的神学基础
一、圣像之争
二、道成肉身:上帝圣言转化为耶稣形象
第二节 耶稣形象的文化起源
一、耶稣形象的东方传统
二、耶稣形象的西方源泉
第三节 耶稣形象的象征艺术
一、耶稣形象的象征图像
二、耶稣形象的象征符号
小 结
第三章 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图像
第一节 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
一、十字架
二、耶稣被钉十字架
三、被钉十字架的象征图像
第二节 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象征系统
第三节 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象征类型——总论
第四节 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神学象征——总论
小 结
第四章 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象征类型
第一节 罗马式
一、综合传统:意大利罗马式的文化形势
二、融汇创造:多样统一的12世纪罗马式
第二节 拜占庭式
一、东西交会:意大利拜占庭式的东方影响
二、新的圣像:突破程式的13世纪拜占庭式
第三节 哥特式
一、地区风格。:意大利哥特式的南北差异
二、图像移情:13世纪哥特式的象征功能
三、形式意志:14世纪哥特式的多国元素
第四节 文艺复兴式
一、人文新生: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新面貌
二、承前启后:14世纪乔托的意义
三、从神到人:15世纪文艺复兴式神性人化
小 结
第五章 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的神学象征
第一节 爱的神学象征
一、爱的神学
二、爱的象征
第二节 罪恶与救赎的神学象征
一、罪恶与救赎的神学
二、罪恶与救赎的象征
第三节 三位一体的神学象征
一、三位一体的神学
二、三位一体的象征
小 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