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世界教育事业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

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

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

定 价:¥39.00

作 者: 彭正梅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世界各国教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1160671 出版时间: 2011-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字数:  

内容简介

  《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主要关注启蒙运动到当代的德国教育学发展。从启蒙运动开始,近现代德国几乎经历了人类近现代历史上所有的政治形态:从封建割据到东西德统一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政治形态的变迁对其教育思考产生了根本影响,从而也使得德国教育学思考更加丰富,当然也更加复杂。教育学在德国与其他学科有着同样光荣的历史。与其他国家如英美相比,德国教育学的学科意识更为自觉,也更为强烈,从而也更为独特,因而值得关注。《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目的不仅要概览德国教育学发展全貌,同时要突出德国教育学的特色,因而采取了适当的取舍详略,使之既具有概览性,又具有一定的深入分析。《德国教育学概观:从启蒙运动到当代》详细探讨了德国教育学的三大流派以及本纳对教育自身逻辑的捍卫,略去了德国与英美大致类似的、国内已经较为熟悉的后现代的诸教育思考。

作者简介

  彭正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德国教育、比较教育和西方教育哲学研究。199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之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比较教育学,1999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被教育部派往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工作,之后曾获德洪堡基金,在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四院从事研究工作。

图书目录

“德国学术概观”丛书总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德国教育学简史
 第一章  启蒙运动之前的教育学
  第一节  文艺复兴之前的教育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三节  宗教改革与教育发展
  第四节  17世纪的德国教育
 第二章  启蒙运动和泛爱主义教育运动
  第一节  什么是启蒙
  第二节  洛克和卢梭的启蒙教育学思想
  第三节  巴泽多和德绍泛爱学校
  第四节  泛爱主义教育运动
  第五节  教育是培养人还是公民
 第三章  自由人的教育如何可能及教育学的系统建构
  第一节  自由人的教育如何可能
  第二节  裴斯泰洛齐的系统思考
  第三节  赫尔巴特的系统思考
  第四节  施莱尔马赫的系统思考
 第四章  德国古典教化理论
  第一节  教化概念
  第二节  赫尔德和歌德的教化概念
  第三节  早期浪漫学派的教化观念
  第四节  新人文主义的教化理想
  第五节  洪堡的教化思想
  第六节  黑格尔的教化思想
  第七节  教化与启蒙
 第五章  1890—1945年德国教育学的发展
  第一节  尼采的教化批判
  第二节  改革教育学运动
  第三节  精神科学教育学对于改革教育学的阐释
  第四节  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学
 第六章  1945年至今的德国教育学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对德国的教育改造
  第二节  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教育学发展
  第三节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教育学发展
  第四节  80年代至今的教育学发展
  第五节  苏占区和民主德国的教育学发展
第二部分  德国教育学流派
 第七章  精神科学教育学
  第一节  狄尔泰的精神科学思想
  第二节  教育和教育科学的历史维度
  第三节  教化和文化
  第四节  解释学方法
  第五节  教育和教育学的自主性
  第六节  教育关系
  第七节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
  第八节  精神科学教育学的评价
 第八章  经验教育学
  第一节  经验主义哲学
  第二节  德国传统的经验教育学
  第三节  布雷钦卡批判理性主义教育学
  第四节  经验教育学的评价
 第九章  批判教育学
  第一节  批判教育学的产生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解放学说
  第三节  意识形态批判
  第四节  交往理性及交往教育学
  第五节  批判教育学的批判
 第十章  教育和教育理论的自身逻辑的寻求
  第一节  本纳对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论的批判
  第二节  教育和教育科学的自身逻辑的寻求
  第三节  教育的自身逻辑及教育学的未来
结语  理性的“狡计”:德国教育学发展中的五次危机及其因应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