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各级教育中国大学生期望研究

中国大学生期望研究

中国大学生期望研究

定 价:¥45.00

作 者: 蔡映辉 著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调查研究丛书
标 签: 中国教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3455637 出版时间: 2011-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大学生期望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的学业规划与未来目标作为期望的切入点,以期望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知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我国2007级不同群体大学生期望的特点、群体差异,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期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家庭、高校和政府在引导学生构建合理期望、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期望中的作用和举措。

作者简介

  蔡映辉,女,广东汕头人,1969年10月出生。汕头大学高教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汕头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持教育部、广东省课题多项。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图书目录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不同群体大学生期望差异研究之文献回顾
第一节 大一学生期望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新生神话”的研究
二、大学一年级经验的研究
第二节 期望的具体类型的相关研究
一、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研究
二、大学生未来目标的研究
三、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研究
第三节 期望对大学生影响作用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影响期望因素的相关研究
一、家庭居住地(城乡)因素的相关研究
二、性别因素的相关研究
三、家庭背景因素的相关研究
四、高校类型因素的相关研究
五、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
第五节 已有研究的总结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一、已有研究的总结
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二章 不同群体大学生期望差异研究之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期望理论
一、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期望理论的评析
三、期望理论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二节 文化再生产理论
一、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文化再生产理论的评析
三、文化再生产理论运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三章 不同群体大学生期望差异研究之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变量描述、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变量描述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工具、抽样方法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工具
二、抽样方法
三、数据收集结果
第三节 不同群体大学生期望差异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一、学业规划选择的描述性统计
二、未来目标的描述性统计
三、访谈的样本统计
第四章 城乡大学生期望差异分析
第一节 城乡大学生期望的调查分析
一、城乡大学生学业规划调查结果
二、城乡大学生未来目标调查结果
第二节 城乡大学生期望特点的访谈分析
一、城乡大学生期望共性的访谈分析
二、农村大学生期望特点的访谈分析
三、城市大学生期望特点的访谈分析
第三节 对城乡大学生期望差异的讨论一
一、不同场域是城乡大学生期望差异的根本原因
二、家庭拥有的文化资本不同是城乡大学生期望差异的直接原因
三、教育体制是制约农村大学生期望的因素之一
四、城乡居民惯习的多元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期望
第五章 不同性别大学生期望差异分析
第一节 不同性别大学生期望的调查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学业规划调查结果
二、不同性别大学生未来目标调查结果
第二节 不同性别大学生期望特点的访谈分析
一、性别的影响因素常常被学生所忽视
二、生理和心理差异是不同性别大学生期望差异的显性影响因素
三、传统文化观念是不同性别大学生期望选择的隐性影响因素
四、严峻的就业环境迫使女大学生更多地做好就业与考研准备
五、家庭在教育资源决策和教育选择上的性别取向在高等教育阶段表现不明显
第三节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期望差异的讨论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期望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性别的生物差异使然
二、影响大学生期望的传统文化观念是社会性别意识的映射
三、不同性别大学生期望差异将影响学生实现期望所付出的努力
第六章 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期望差异分析
第一节 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期望的调查分析
一、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学业规划调查结果
二、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未来目标调查结果
第二节 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期望特点的访谈分析
一、家庭背景是影响大学生选择期望和实现期望的最主要因素
二、社会阶层、家庭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三种因素综合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期望
三、严峻的就业形势是所有大学生即将面对的现实,但不同家庭背景学生选择不同的期望应对
四、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个别期望相同,但其原因、条件和目的却迥异
第三节 对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期望差异的讨论
一、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期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家庭拥有的资源不同
二、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期望差异预示着弱势家庭学生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三、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期望差异揭示了学生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过程的相关性
四、大学生期望差异可能影响其高等教育质量并由此对社会分层发生作用
五、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期望差异揭示,高等教育实现了社会阶层再生产
第七章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的期望差异分析
第一节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期望的调查分析
一、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调查结果
二、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未来目标调查结果
第二节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期望特点的访谈分析
一、各类型高校的大学生都期望能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
二、对幸福家庭的期望是来自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共同追求
三、高校的软件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期望的最主要因素
四、“211高校”学生绝大部分选择考研和出国留学,期望在未来成为专家或在某方面做出特殊贡献
五、做好就业准备是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学生的最大期望,而他们较少关注自身素质的培养
第三节 对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期望差异的讨论
一、大学生的期望与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关
二、高等教育体制是不同类型高校学生期望差异的根源
三、不同类型高校学生期望差异揭示了高校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第八章 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帮助学生构建和实现合理期望的建议
一、对大学生的建议
二、对家长的建议
三、对高校的建议
四、对政府的建议
第二节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比较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不同影响因素的交叉影响作用
二、探究“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三、对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附录1:大一新生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对学业规划和未来目标的归因调查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