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三重松庵·三轮执斋&…
02逻辑范畴论:中国古代儒家…
03明代老学研究
04《世说新语》研究:文献与…
05女娲的神话与信仰
06章太炎研究(第二辑)
07上古道术思想史:以阴阳为…
08中国传统知论的现代审视
09章太炎谈教育与求学
10王蒙讲说列子
牟钟鉴 著
荀子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但荀子思想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荀子不仅系…
可购
感悟老子的智慧,聆听老子遥远的召唤。《老子新说》是对《道德经》及老子思想…
高瑞泉 著
中国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突然面…
刘君祖
《易经》为什么伟大?卦爻符号代表什么?爻际关系与卦的变动有什么关系?何为…
何俊 编
本书为复旦哲学·中国哲学丛书之一。江南研究是国内外学界重要的研究领域…
刘显成,杨小晋 著
本书稿旨在对巴蜀地区“天龙八部”造(图)像考古资料进行梳理与勘察,同时结…
杨国荣 著
《善的历程》是一本哲学史著作。与前此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相近,《善的历程…
李安泽 著
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潮中,方东美、成中英的哲学探索以其显著的理论特色,独树一…
李耀南 著
本书由董仲舒天之尊君、屈君二重功能及其“仁之美”,《淮南子》自然之天与美…
隋思喜 著
上篇主要是从“礼乐之维”和“政治向度”对先秦儒道经典中的思想进行深度犁耕…
王东杰 著
本书追索了明清思想转型的要角、清初北方思想家颜元的生命史,寻绎其心理、情…
王葆玹 著
经学,是中国传统学问的根基,也是传统学术的筋骨和底色。西汉是经学的肇始时…
米鸿宾 著
本书分别从邵雍的生平事迹及其时代文化背景、邵雍的著述、邵雍的《易》学思想…
高海波 著
方法论意识是现代中国哲学研究当中一个突出的部分。现代中国哲学家都有比较自…
郭齐勇 编
本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客观理性、开拓创新,从先秦儒道心性论、…
李健
该书为思想政治教育类研究专著,作者以“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思想反映了中华民…
刘晓宁 著
暂缺简介...
王中江,李存山
本书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承什刹海书院协助,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
李雪辰
本书旨在从伦理思想史的视角研究儒家事功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首先,在阐释…
王中江
《老子学集刊》第五辑,以“道家和道教之‘道’…
陈来,翟奎凤 著
本选题以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维方式中的根基性作用为中心,从上下两篇…
黄程 著
《大道融通》以融通思想为主旨,观天下,话兴亡,说成败,论人生,品人性,评…
唐文治 著
本书是“传统文化修养丛书续三”中的一种,本书是国学大家唐文治《十三经读本…
李旭 著
《心之德业——阳明心学的本体学研究》是李旭研究王阳明心学的一部力作。 本…
任平,曹典顺 著
本论文集与全国各博士点合作,由江苏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
杨奕望 著
本书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江南文化研究”系列课题“江南医药文化研究:…
宋宽锋 著
本书循着从哲学史研究到哲学研究、从哲学史到哲学的“常规路径”,将思考和关…
本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客观理性、开拓创新,从总论与纪念、先秦…
程海霞
中晚明良知学的走向是阳明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作为王阳明的二传弟子,江…
郭庆玲 著
本书在大量搜集、阅读、理解国内外相关古籍文献、关于《吕氏春秋》的训解、注…
张凯作 著
“礼治”指的是通过“礼”的原则来治理国家的统治方式,相对于强调法律和刑罚…
蒋玮 著
《五色的哲学笔记》以历史为线索,依次还原了《周礼》《春秋繁露》《山海经》…
(元)赵汸
《春秋属辞》十五卷,元赵汸著。赵汸,曾先后师事元儒黄泽、虞集,著有《春秋…
刘伟,[韩] 朴仁国 著
本书是从“国际儒学论坛”历届会议论文中选出近90篇论文,将其翻译成英文,汇…
孙诒让 著,孙启治 校
《墨子》共十五卷七十一篇,内容包括修身、尚贤、节用、兼爱、非攻、非乐、攻…
焦堃 著
本书以《阳明心学与明代内阁政治》为题,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晚明阳明心学…
张宏敏 编
《2020阳明学研究报告》一书由中共余姚市委宣传部、余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
[日] 浅野裕一 著,刘丽娇 译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在这样混乱的状态下,诸子百家反复思索如…
王晓毅 著
学术界一般将魏晋玄学划分为汉魏之际、正始、竹林、元康、东晋五个时期。每个…
魏雁 著
哲学是培养思辨精神和能力的一把钥匙,而青少年时期恰恰是了解、学习哲学,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