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老子道德经
02曾子学刊(第六辑)
03章太炎研究(第二辑)
04道德经新注
05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晚明思…
06兴思维:一种汉语哲学路径…
07《礼记·乐记》研究论…
08邹子存真集
09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
10中国传统知论的现代审视
谭宝刚 著
《老子及其遗著研究:关于战国楚简《老子》、《太一生水》、《恒先》的考察》…
可购
魏世梅,贺利平 著
《儒家和谐观的转换与建构》在对儒家和谐观念进行较为深入分析之基础上,挖掘…
(商)姬昌 著
《周易》博大精深、神妙玄奥阐释着天地宇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孔孟之…
(春秋)李耳,(战国)庄周 著
《老子》,洋洋五千言,文字简约而意境深远,被誉为“道家最精要之书”,《庄…
王倩 著
《朱熹诗教思想研究》以儒家“《诗》教”史为背景,从教育史的角度,对南宋著…
天作 著
2000多年来,儒家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塑造中华民族人格心理…
李幼蒸 著
本书包括《历史卷》、《精神卷》。本书按照现代跨学科方法论(解释学和符号学…
徐伟刚 著
子平命学是中国传统术数中的大宗法,子平命理中则依格局论与调候论最为传统最…
徐丙昕 著
易学界有云:“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学会金口诀,能把万事说”。可见金口…
大六壬作为一门“推天道以明人事”中国传统高级术数,在测验人事上历来独享盛…
(春秋)孔子 等著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冯友兰 著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
高专诚 著
《老子》的作者或作者们充满自信他们认为,《老子》提供的思想,是洽世的唯一…
朱汉民,肖永明 著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系统地研究、论述了《四书》学的渊源及在两宋时期的…
毛起 著
《论语》是孔子故去后众弟子对其言论的纪录的选集,其中文字不顺,意义不连贯…
钱穆 著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
梁启超 撰
《儒家哲学》侧重于收录梁启超对于儒家哲学方面的内容,并以儒家哲学、儒家政…
可读可购
唐颐 著
在中国古代汗牛充栋的典籍中,最著名的是《易经》,最难懂的是《易经》,被阅…
张其成 著
《周易》由卦爻象符号系统与卦爻辞义理系统构成,历代注释研究《周易》也分为…
(清)曾国藩 著
曾国藩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承前启后,卓为有清一代理学大家,立德、立功、…
朱夏楠 著,何宇海 绘
梁漱溟——现代新儒学重要代表人物梁漱溟的新儒学主张“返回到事实”去解释儒…
李建中
暂缺简介...
张松辉 著
《庄子研究》共分三大部分:上编考察庄子出身,中编研究庄子思想,下编阐述庄…
万光军 著
《孟子仁义思想研究》一书由万光军博士在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该书以孟…
张耀南 著
《中国哲学批评史论》的作者张耀南先生,开始是学习西方哲学的,是我指导的硕…
涂又光 著
涂又光,1927年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冯…
张涛 主编
《周易文化研究(第1辑)》为六经之首,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是中华…
杨朝明,宋立林 编
《齐鲁文化经典文库:孔子家语通解》立足学术前沿、展示研究成果,注意序说与…
(明)吕坤 著
《呻吟语》六卷,明吕坤著,是作者关于人生修养、持家处世以及自然社会的思考…
栾任之,王景祜 著
要用周易八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精神去研究和解析当前自然界和社会中所出现的各…
蒋伟胜 著
《叶适的习学之道》主要内容简介通常提到水心先生叶适,都说他属儒学事功派;…
(清)胡达源 撰辑
胡达源(1777-1841),字清甫,号云阁,湖南益阳县(今属益阳市赫山区)人。…
冯国超 译注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周易…
李明珠 著
“莫若无为”、“用大”、物用大小在于人、朝三暮四、天下没有绝对的标准、玄…
方勇 主编
《诸子学刊(第3辑)》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办的有关我国古代诸…
汤一介 著
《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介绍了1912年11月31日,梁启超先生在北京大学…
黄玉顺 著
摆在读者面前的,是我关于“生活儒学”的第二个论文集,收录了我最近三年所发…
王中江,李存山 主编
《中国儒学》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
李健胜 著
儒学在中国学术史上,除了个别短暂的时间之外,向为显学。研究者甚众,而累积…
徐克谦 著
荀子是战国末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