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古籍/国学国学入门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定 价:¥39.80

作 者: 冯雷钢 编著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文化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849155 出版时间: 2011-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34 字数:  

内容简介

  国学的内容,用经史子集四部来概括,是一个既符合实际又反映全貌的最为完整的说法。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比如有人把中国的学问区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经世之学、科技之学;有人着眼于学术思潮的演变,按照朝代的更替,区分为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有人着眼于文学的体裁,区分为先秦诗骚、汉魏乐府、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有人根据汉唐以后的历史情况,把中国传统文化归结为儒、佛、道三教的鼎立与合流。关于国学的各种分类方法,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及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是中国文化的沉淀,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古人讲究“修身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有言:“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可见,在以修身、齐家、治国为三大内容递进建构的中国文化系统中,个人的修养是基点,是核心。修身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知识、学问、技巧、方法是可以学到的,但一个人的胸怀、格局、境界、眼光是要靠修炼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做任何事都要先把思想放到合适的位置。 学习国学就是修身最好的办法。简单来说,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修身、养性、齐家、治天下),告诉我们该如何为人处世,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国学所包含的内涵博大精深,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原理以及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态度、处世的方法,这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立足于这个社会之中。可以说,国学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精神支柱。

作者简介

暂缺《国学常识全知道》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哲学思想
先秦哲学
先秦哲学的产生
阴阳
五行
太极
八卦
有无
名实
动静
形而上和形而下
诸于百家
稷下学官
王霸之辩
义利之辩
天人之辩
人性善恶之辩
和同之辩
墨家
名家
白马非马
阴阳家
纵横家
法家
法、术、势
兵家
杂家
儒家思想
儒学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孔门四科
孔门十哲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大同与小康
君子与小人
孟子
仁政
人皆可以为尧舜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知性、知天
人性本善
浩然正气
荀子
人性本恶
天人相分
天理人欲
天人合
程朱理学
永嘉学派
四书
五经
夷夏之辨
劳心与劳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
天命
中庸
心性
四端
五伦
格物致知
内圣外王
道统
圣贤
经权
礼乐教化
陆王心学
镜中观花和岩中花树
鹅湖之会
道家思想
道家的历史
老子

守柔
居后不争
寡欲
无为
庄子
逍遥
齐物
有用与无用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庄生梦蝶
黄老之学
玄学
道教的创立
三清、四御、五老君
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
八仙
佛教思想
佛教的中国化
禅宗
慧能受钵
顿悟
棒喝
机锋
五家七派
因果报应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第二章 史学常识
史书体裁
史书的体例
正史
杂史
别史
野史
纪传体
编年体
纪事本末体
典制体
会要体
学案体
……
第三章 语言文学
第四章 国学经典
第五章 传统艺术
第六章 教育科举
第七章 政治职官
第八章 伦理风俗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