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世界教育事业中国、印度基础教育比较研究

中国、印度基础教育比较研究

中国、印度基础教育比较研究

定 价:¥48.00

作 者: 沈有禄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青年学术丛书·教育
标 签: 世界各国教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00715 出版时间: 2011-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58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印度同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两国建国时间都超过60年且前后相差2年,有着相近的人口规模与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两个人口大国都在最近20年里面临普及和提高基础教育的重大使命,两国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两国的经验都值得彼此相互借鉴。 《中国、印度基础教育比较研究》系统比较了中国、印度在2003-2008年间基础教育在入学机会、教育经费、教育基础设施、教师资源方面的发展情况,发现中国在入学机会,尤其是辍学率低以及教育基础设施方面远高于印度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印度虽然在教师缺编上比较严重,但是其高学历教师比例明显高于中国;印度在生均教育经费方面明显低于中国,但是生均经费地区间的差异程度要小于中国;印度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高于中国1个百分点左右,不过中国基础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总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比印度要高2个百分点,该比例两国均超过50%;印度中央政府承担了基础教育公共经费的近30%,而中国中央政府仅承担了10%左右,各项经费指标反映印度中央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努力程度要远高于中国中央政府。中国和印度都用了超过其公共教育经费的一半来普及和提高基础教育,中国是在实现基本普及基础教育后来提高教育质量,在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主要是对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加大投入来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和城乡间的均衡,新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基础教育要首先实现县域内均衡;印度主要是在普及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均衡发展,印度特别通过“全国普及基础教育计划(SSA)”和“小学免费午餐计划(MDM)”来推动均衡发展,印度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时特别强调缩小性别差距和种姓间的差距以及地区间的差距,而且国家总理特别重视并参与和领导各种委员会。总之,中国、印度在普及基础教育和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都有两国互相借鉴的宝贵经验。 《中国、印度基础教育比较研究》由沈有禄编著。

作者简介

  沈有禄,男,1976年10月生,四川盐源人,2008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家重点学科),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8年10月起在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工作,2010年8月起兼任学院副院长,同年12月破格获评教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先后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

图书目录

序言
摘要
1.导论
  1.1  研究内容介绍
    1.1.1  项目主要内容
    1.1.2  项目的预期目标
    1.1.3  项目的科学意义
    1.1.4  项目的应用前景
    1.1.5  项目的创新与发展
  1.2  研究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J
    1.4.2  主要研究方法
2.中国基础(义务)教育发展成就及其问题
  2.1  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就
    2.1.1  中国国情及基础教育制度简介
    2.1.2  入学机会方面:入学率、辍学率、成人识字率
    2.1.3  资源配置方面: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的配置状况
    2.1.4  教育政策方面:《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2.2  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入学机会仍存在不公平现象
    2.2.2  教育质量仍不均衡及质量不是很高
    2.2.3  资源配置仍不均衡,落后地区、弱势群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2.2.4  教育政策执行仍有不到位现象,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仍有待加强
3.中国致力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因应策略
  3.1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三农”建设
    3.1.1  中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问题:区域差距与城乡差距
    3.1.2  城乡统筹发展是缩小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城乡差距的根本措施
    3.1.3  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缩小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距的根本所在
  3.2  “普九”及“两基攻坚”的后续巩固
    3.2.1  “两基”攻坚的背景、目标与途径
    3.2.2  中国“两基”攻坚取得显著成绩
    3.2.3  中国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J
  3.3  义务教育公共财政的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3.3.1  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3.3.2  “新机制”改革及其评价
  3.4  对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专项补助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3.4.1  义务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教育转移支付
    3.4.2  确定全国生均教育经费的“低保”——最低标准
4.印度基础教育发展成就及其问题
  4.1  印度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就
    4.1.1  印度国情及基础教育制度简介
    4.1.2  入学机会方面:入学率、辍学率、成人识字率
    4.1.3  资源配置方面: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的配置状况
    4.1.4  教育政策方面:普及与提高基础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
  4.2  印度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入学机会仍存在不公平现象:区域间、城乡间、种族间、性别间
    4.2.2  资源配置仍不均衡:落后地区、农村仍处于较低水平
    4.2.3 教育政策执行不力:尤其是经费保障不足,中央政府制订的普及时间表一拖再拖,对落后地区的补助性资源分配不足,地方、家庭负担过重
5.印度致力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因应策略
  5.1  照顾落后群体(SCs、STs等)的“特别保留政策”
  5.2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教育税费改革及积极争取国际援助
    5.2.1  积极动员国内资源投入
    5.2.2  积极争取国际援助
  5.3  加快普及基础教育及提高教育质量与均衡发展水平的旗舰行动——SSA计划
    5.3.1  SSA计划目标、主要工程、使命、内容
    5.3.2  SSA计划的政策性投入与财政规范
    5.3.3  SSA计划取得的成绩
    5.3.4  SSA计划的经验总结
  5.4  印度小学免费午餐(Mid-day Meal,MDM)计划
    5.4.1  MDM出台的重要背景——印度儿童存在普遍营养不良的状况
    5.4.2  MDM简介
    5.4.3  MDM计划的启示
  5.5  印度致力于基础教育普及与均衡发展的其他计划
    5.5.1  地区初等教育计划(DPEP)
    5.5.2  坚沙拉计划(Janshala)
    5.5.3  玛亥拉-萨玛克亚计划(Ms)
    5.5.4  全国女童基础教育计划(NPEGEL)
    5.5.5  希克沙-卡米计划(SKP)33D
    5.5.6  卡斯特尔巴-甘地-巴厘卡-维德亚拉亚计划(KGBV)
6.中国、印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启示
  6.1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印度的启示
    6.1.1  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6.1.2  重点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6.1.3  普及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均衡发展才是终极目标
    6.1.4  从“一费制”到“两免一补”有效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
    6.1.5  中央转移支付的重要促进作用
  6.2  印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6.2.1  修改宪法,从宪法层次保障接受基础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6.2.2  提高教师水平与数量是满足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重要先决条件
    6.2.3  免费午餐计划对提高入学率与巩固率的重要促进作用
    6.2.4  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两不误
    6.2.5 印度政府最高层领导的角色参与和各类全国委员会的建立保障普及与均衡基础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