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世界教育事业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

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

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

定 价:¥30.00

作 者: 徐徐 主编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世界各国教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8738155 出版时间: 2011-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字数:  

内容简介

  《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是“校园内”,可以写德国校园内的一切故事:比如老师怎么上课,如何准备考试,怎样合作排一场晚会或者戏剧,与老师的关系怎样,若学生不满意老师那将怎么解决问题,怎么做实验写论文作报告,怎么准备高考,课外活动怎么进行,最佩服怎样的同学和老师,体育课怎么上等等,这些在德国上中学的孩子们的活生生的教育故事,都是写作素材。第二篇章是“校园外”,可以是关于校园外的一切主题:比如持续多年的兴趣爱好,最喜欢的公益活动,与父母的一场辩论,在社区里的周末生活,谈恋爱了老师家长会怎么反应等等。第三篇章是“独立思考”。如果说前面两部分是以记叙和描述为主的话,那么这一部分就是杂文形式,或者议论文形式,孩子们可以就任何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议论,写明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当我与几位孩子就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交流后,我毫不怀疑,这一个篇章里的文章,将会是整本书最亮的亮点。第四篇章是“我们眼中的中国”。因为我们的年轻移二代们几乎每年都会回国,回国时都会看到中国的变化,中国在他们眼里有自己独特的评价。这个篇章里的文章,就是让学生写出自己对中国的感受。

作者简介

  徐徐,女,70后。2001最大的中文报纸《华商报》总编辑。经历过高考落榜,再考荣登浙江省文科第12名。做过记者和自由写作者,开过专栏。上世纪90年代曾以笔名小思出版过《大一女生》等畅销小说。眼下专攻婚恋家庭题材,《坐过站》在全球多家中文报纸及中文网站连载,受到1973-1983年间出生的女孩儿的激烈回应,有人声称一日看不到本书一日无法谈情说爱。《坐过站》被女孩儿们美其名曰“爱情春药”、“情感灵药”。

图书目录

序言一 让我们的青春美得像妖,锐得像刀/徐徐序言二 德国的中学——与你想象的一样吗/岩子卷一 在德国的精彩课堂 体育课是我们的重要一课/姜博宇 学拍电影的美术课/王雁舒 第一次驾车经历/徐安娜 沃尔曼老师的哲学课/黄天舒 愚人节,我们这样“捉弄”老师/徐开宇 有趣的心理学课/于璐雅 关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地理课上的一场辩论/李露露 在德国中学的一次商务实践/田天一 我的“小升初”故事/子洋卷二 异彩纷呈的课外生活 我们的校内校外生活/冯思阳 绿汁节的故事/Cynthia 我的爱好是骑马/郜思婷 我是导演和演员/辜伟龙 走向苏格兰世界锦标赛/江文泰 爱心赛跑——学生赛跑为学校/赵昱民 知道我们男生在想什么吗/张有为 中国汽车在德国(欧洲)市场的机遇/李鋆傲 我为弟弟赚钱买机票——八岁男孩得到的第一桶金/潘慈远 我的炒股竞赛靠“女人的直觉”/Kewei Wang 我是一名人口普查志愿者/洪佳 志愿者的奖赏/黄雪遥 追星粉丝的幸福一天/姜博洋 我在德国“参政”/Kewei Wang 我这样竞选学生会主席/廖世豪 马场打工记/王雁舒卷三 中德教育大不同 自由、效率和目标/查伟欣 成绩、能力及老师/紫依 身份魔法大置换/Cindy Zhang 遇到偏见怎么办/张维安 雷昂的身世/胡显 转学转到了国外/王璐璐 在中国做交换生/高涵德 我在美国做交换生/卢刚 国际插班生/隋辰帅 高中毕业前的“战斗”/李佳迅 牛仔老师/陈海龙卷四 海爸海妈的观点 中国学生和德国学生的最大差距是在历练上/岩子 德国版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恩丽 儿子、母亲和社会/洪莉 快乐很重要/海天 同孩子一起成长/呢喃 家长该给孩子多少“自由度”/张丽 为什么我是个不成功的妈妈——写给中学刚毕业的女儿/殷美兰 一场因作文而引发的争辩/倪道钧 女儿说她更喜欢在德国的学校读书/岩子 德国超常班/闲雨 没有三道杠,也没有班长团支书但不缺责任,也不缺秩序和理性——一位移民妈妈在儿子十八岁生日上的感受/逸娴 孩子想去美国读书应早做准备/吾闲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