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伦理学(道德学)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兴衰史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兴衰史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兴衰史

定 价:¥42.00

作 者: 武卉昕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伦理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01729 出版时间: 2011-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字数:  

内容简介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兴衰史》按照时间顺序,完整阐述了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历史,论证了其内部的理论逻辑体系,并从伦理学的研究视角反映了从社会主义苏联向资本主义俄罗斯的根本转变。具体而言,《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兴衰史》将20世纪苏俄伦理学的发展史划分为七个阶段,用七个部分(导论和一至六章)的篇幅,逐一加以阐述: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萌芽(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形成(50年代)、发展(60年代)、成熟(70年代)、新变化(80年代前期)、终结(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后苏联时代的伦理学与社会道德生活。

作者简介

  武卉昕,女,1973年生,蒙古族,黑龙江省逊克县人。现为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8-2011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莫斯科大学访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历史兴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苏联解体与道德价值观嬗变”等项目5项,出版专著《社会学视阐中的文化意蕴》,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外社会科学》、《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曾获黑龙江省第14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图书目录


导论
 一、20世纪苏俄伦理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在俄罗斯的产生
 三、20世纪50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脉络
第一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与苏联实际的结合
 第二节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科学化的开端
 第三节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人道主义化的开端
 第四节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节 苏共22大和《共产主义建设者道德法典》写入党纲——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形成的标志
第二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
 第一节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导向的变化
 第二节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前提和基础的形成
 第三节 “伦理学是科学”之研究导向的确立
 第四节 A.φ.施什金的伦理学贡献
 第五节 20世纪60年代列宁伦理思想研究状况
 第六节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道主义化转向
 第七节 共存于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内的道德意识形态和道德理论形态
第三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苏联伦理学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第三节 全面展开的人道主义化
 第四节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价值体系和科学研究体系的最佳统
第四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前期)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前期苏联伦理学界集中讨论的问题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前期苏联伦理学代表性人物和著作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马恩经典作家伦理思想研究状况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前期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第五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终结(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0年)
 第一节 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反思
 第二节 “改革和道德”圆桌会议——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终结
 第三节 走出马克思主义视野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问题的症结
 第四节 苏俄马恩列道德观研究综述
第六章 后苏联时代的伦理学与社会道德生活
 第一节 俄罗斯伦理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第二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回潮与社会道德生活的变化
 第三节 俄罗斯集体主义回潮
 第四节 俄罗斯公民道德教育的复归
附录1 20世纪俄罗斯伦理学编年史
附录2 新思維和伦理学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