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财经人物商界奇才王禹卿

商界奇才王禹卿

商界奇才王禹卿

定 价:¥35.00

作 者: 王渊远,宋路霞 著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财经人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3948648 出版时间: 2011-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字数:  

内容简介

  由王渊远等编著的《商界奇才王禹卿》是一部真实、从一个打工仔到著名实业家的人物传记。传主王禹卿,原是太湖边的穷孩子,14岁到上海来打工,20岁进入荣家的茂新面粉厂,33岁成为福新面粉厂的创办人之一。进而担任了福新面粉公司的经理、总经理。他是中国现代面粉工业的元老人物,在十里洋场摸爬滚打达半个多世纪,为民族工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商界奇才王禹卿》通过王禹卿一生艰苦创业的传奇故事,再现了我国面粉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同时也说明了商海行船,暗潮汹涌,无风三尺浪,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除了必要的商业智慧和毅力,还必须建立坚实的商业信用,这对现实中的经营者,均不无启迪作用。 王禹卿功成名就之后,1927年在家乡太湖边建造了一座著名的园林——蠡园,这是他和儿子王亢元共同挥洒的大手笔,解放后捐献给国家。

作者简介

  笔名元媛,出生于中国上海,1987年移居美国。出国前曾在深圳大学《世界建筑导报》社工作,现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兼任圣地亚哥市园源艺术设计中心主任及美术设计教师。擅长室内艺术装饰设计和珠宝艺术设计。山东省济南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近现代家族史专家。主要研究方向:近现代家族史、上海史、洋楼文化。主要著作《李鸿章家族》、《盛宣怀家族》、《张静江、张石铭家族》、《百年儒商南浔刘家》、《上海的豪门旧梦》、《上海的豪门望族》、《上海望族》、《回梦上海老洋房》、《回梦上海大饭店》,《上海顶级老洋房》、《百年收藏》、《钱币大师马定样》、《上海滩名门闺秀》、《上海滩名门闺秀(2)》、《民国才子张乃燕》等。

图书目录

记得那是2005年的夏天,我和儿子回中国度假,著名家族史作家宋路霞老师为写《钱币大师马定祥》一书对我进行采访,这样就有幸认识了宋老师。后来她在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我的太外公王禹卿的《六十年来之自述》一文,她就特地复印了一份送给我,也许是出于对太外公有好奇吧,我一口气读完了整篇文章,边读边哭,因为字里行间尽吐他一生的辛酸苦乐和创业的艰难路程。平时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感慨万分”四个字,这时让我真正体会到这四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以前只是在长辈口中传说和在书中读到王禹卿,知道他是个大资本家,解放后划为民族资本家,他生前拥有许许多多的房地产和工厂企业。无锡名人录上介绍他,说他是20世纪30年代的巨富,面粉业巨擘,工商界的奇才。
而我却从来不知道,也没有前辈告诉过我,他老人家究竟有何经历?他的《自述》告诉了我一些基本的情况,从此在我心灵深处有一种感动,想写一本有关他老人家的纪实作品,因为他的确有很多地方与众不同,他做人做事的方法也是我好好学习的榜样。
但是我很清楚,要写一本好的纪实作品是离不开历史的恩怨情仇,并且要有血有肉,有史实,有情节,有内涵,这就需要大量的资料和考证工作,这对我来说一直力不从心的,因为我既不是作家又不是读文学的,自己有多少分量心里有数,再说自己长期生活在国外,又没有机会在国内查证一些原始资料,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
直到2008年,我又一次回国,宋老师送了我几部她写的大作:《李鸿章家族》、《盛宣怀家族》、《张静江、张石铭家族》、《上海的豪闷旧梦》、《钱币大师马定祥》等,我们的距离就更近了。她的写作特点是纪实的方法,大量的考证非常有说服力。与她交谈很有感染力,谈到我的家族史,她非常有兴趣。我知道我们王家虽然算是大家族,但与宋老师笔下的其他家族相比,微不足道,但她听说我想写有关王禹卿的书,她表示很愿意助我一臂之力,所以我们一拍即成。
如今,在我和宋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书已完稿。在这里我怀着感恩之心,要对所有帮助过我和提供给我素材的亲朋好友说声——感谢!第一位:当然是宋老师,她为了写出王禹卿真实的故事,不辞辛劳到各地查阅资料和采访,尤其是在上海档案馆查到了很多原始材料。在这里我要特别一提的是:我以前曾经寻找多年的王家家谱,一直无法找到,原以为王家的家谱早已遗失,没想到宋老师竟然帮我找到了。我代表王家所有的后裔感谢您——宋老师。
第二位:是我的好友曹兰兰女士,她是一位看上去温文尔雅又美丽大方的女孩,实际上她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强人,在她经理下的王禹卿、王尧臣老宅,如今是无锡君来梁溪饭店,既保存了老宅原来的传统风貌,又体现了当代的高贵气派。可以这么说,无锡君来梁溪饭店有今日,她功不可没。
感谢您一兰兰。
第三位:是我的长辈王素珩女士(王禹卿之女),她生前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素材和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今,她虽已去天堂,没能亲眼看到这本书,但我还是要感谢她,希望这本书的出版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还要感谢的有:无锡惠山区宣传部副部长马千斤先生,他听说我和宋老师要写王禹卿的书,非常支持,特地引见了多位无锡名作家,为我们讲述了许多有关王禹卿的故事。
我在无锡的远房亲戚周涵波先生,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王禹卿早年在无锡的生活情况和建造蠡园的趣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我舅舅王炳如(王祖荫)、我妈妈王佩琨、我阿姨王佩琰等,毫无保留地把他们所知道的真实情况告诉我们。通过他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这本书才得以今天的成果面世。
我写这本书的宗旨,是为了记载一段无锡王氏家族的历史,弘扬王禹卿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特别是为王禹卿的子孙后代而写的,因为他的大部分子孙后代如今都居住在世界各地,甚至到了第四和第五代都出生在国外,连中文都不会讲也不会看,对中国的历史和自己的家族史越来越陌生。我作为王家的后裔,有责任和义务把我们祖先的历史记载下来,祖祖辈辈流传下去。我更想通过这本书,让我的下一代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家族和记住自己的祖先。
因为我们无锡王家曾经是一个家大业大的家族,但是在经历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公私合营,尤其遭遇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已留下寥寥无几。后来,虽然改革开放、落实政策时发还了一部份财产,但是王禹卿的儿子王亢元,也就是我的外公,他是一位典型的爱国主义者,在他有生之年把所有的珍贵藏品和不动产都捐给了国家。
到现今,王家的子孙后代已没有什么家产可以继承,唯一能继承的就是一种:艰苦创业、勤俭节约、服务社会的精神。我希望这种精神能让我们子子孙孙继承下去,我相信也只有精神财富才是无法剥夺和足以自我强大的。
衷心祝愿王家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元媛2010年圣诞节于美国圣地雅哥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