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罪心理:犯罪心理学10项经…
02梦中潜意识:利用梦的力量…
03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
04设计心理学(第二版)
05高能量女性:拥抱婚姻、财…
06成为母亲:一场心灵的奇异…
07过见招拆招的人生:用真实…
08科学脱单指南:如何让你爱…
09情绪与认知:情绪如何影响…
10系统整合
(韩) 李汉娜 著,苏佳 译
你是否常常感到孤独、无缘无故流下眼泪,甚至陷入对死亡的恐惧中?如果这些问…
可购
E. 布鲁斯·戈尔茨坦
心智涵盖了我们所体验的一切。这些体验是大脑创造的,且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个…
约瑟夫
一言不合就拉黑观点不同就反驳遇到冲突就回避 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做?美国著名…
(美) 卡伦·霍妮 (Karen Horney) 著
你是真的喜欢某人,还是觉得应该喜欢他就自以为喜欢上了他?看到亲人离世,你…
田青青,薛笨笨,陈小木,倾城
在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拓展自己…
段鑫星 吕凯淇 谢幸福
是什么阻止了真爱向前一步的勇气?是什么让爱总在徘徊犹豫中消失在风中?是什…
9787115624086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2:你是谁就会遇到谁 59.809787115576125 如…
[日]西村博之著,曹虹蛟译
本书是日本互联网传奇人物西村博之写给年轻一代的“不卷,少内耗&a…
张海敏
如何应对焦虑障碍的身体症状?如何自助式稳定情绪?如何缓解思维反刍?如何恢…
陈琳 著
本书是一部详解100个实用心理学基本常识的口袋指南,涵盖了潜意识、人格分析…
徐慢慢心理话
50个心理学治愈漫画,解开你放不下的心结。 “他们是不是对我不高兴…
肖军
我为什么控制不了离家出走的脚步?代沟可以消灭吗?成长中的缺陷有价值吗?谁…
如何面对父母的“无敌碎碎念神功”?为什么成长中要经历痛…
怎样面对同学的指指点点?放暑假了,我还不能自由吗?我为什么会喜欢猪八戒?…
哈爸
哈爸和哼妈从经营亲密关系出发,深度梳理二人的真实经历,通过夫妻对谈的形式…
[英]埃德·詹姆斯(Ed James),[英]马…
孩提时代,我们都有远大的梦想,并且认为这些梦想终会实现。但长大后,我们不…
王红梅
近年来,特别是 2021 年推行“双减”政策以来,小学教育成…
格雷戈里·A.法比亚诺(Gregory A. Fab…
生活中有些儿童总是不遵守纪律、不尊敬长辈、对同学不友好、拒绝完成指定任务…
刘新宪
儿童青少年经历丧亲或父母婚姻解体会显著增加心理疾病的风险。本书根据国际当…
谷鹏磊
是否心理健康,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如果孩子因为原生家庭而出现很多心…
齐藤 勇
图解谣言心理学:当理性个体成为乌合之众这本书主要讲了,由于突如其来的威胁…
朱旭,何瑾,樊富珉
《咨询心理学》全书分为四编:编为咨询心理学的基础,介绍咨询心理学中的基本…
肯尼思·W. 梅里尔(Kenneth W. Merre…
本书是一部服务于危机学生的学校咨询师、学校心理学家、学校社会工作者、特殊…
[美]海姆·G.吉诺特 著,美同 译
本书是著名心理学家、家教经典《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海姆·G…
[美]斯蒂芬妮·莫尔顿·萨尔基斯 …
无论是朋友、家庭成员,还是同事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悉心呵护,即使是最亲密的关…
堂·米格尔·路易兹 著
《通往心灵自由之路》是墨西哥作家堂·米格尔·路易兹及…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缪文荣…
本书是阿德勒关于儿童心理研究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本书可了解到阿德勒的个体心…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谈艺喆…
本书是心理学家阿德勒关于个体心理学的经典之作,汇聚了阿德勒精神分析理论的…
[加]洛林·J.伊莱亚斯(Lorin J.Eli…
本书旨在帮助我们了解左右脑的差异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观点、倾向和态度的,即解…
[美]莎莉·M. 温斯顿(Sally M. Winst…
预期性焦虑是指因预期会面临某种令人害怕的情境(如面试、旅行或重要的社交活…
黄大米 著
【一部直面人生普遍困境的诚意之作】本书记录了黄大米在20年的职场经历和人生…
严虎 朱斯妤编
本书是一本团体辅导师的团体心理辅导实操指南。阐述了团体辅导、绘画心理团体…
罗伯特·瓦尔丁格
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项目是迄今为止对幸福和人类发展进行的成功的纵向研究。…
[英]艾奥纳·霍洛韦
《爱自己的勇气》从女性极为关注的身材问题切入,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困惑和…
罗近月
暂缺简介...
[法]西尔维·田纳本(Sylvie Tenenbau…
为什么你总也忘不掉、离不开那个人?为什么你在关系中不断付出,却总是受伤、…
本书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研究儿童心理的代表性作品。阿德勒认为,“生…
连岳
本书是“少年问答”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收录2021年12月到2…
高英姿
本书是对明清两代紫砂相关古籍的整理和校注,其中包括《阳羡茗壶系》(明 周…
[英]梅兰妮·克莱因 著; 王明亮 译
在《嫉羡和感恩》中,克莱因引入了新的观念:嫉妒在儿童生命初期即已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