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各级教育儿童同情的发展与促进

儿童同情的发展与促进

儿童同情的发展与促进

定 价:¥36.00

作 者: 胡金生 著 杨丽珠 编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3661885 出版时间: 2011-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字数:  

内容简介

  《儿童同情的发展与促进》以道德情感理论为指导,采用实证的方法,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儿童同情的发展特点和促进策略。其主要学术意义在于较为系统地说明了儿童同情的发展特点和促进策略,这对于解释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和道德教育的本质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实践价值来看,“学会关心”成为全球教育的重要课题,许多国家开展了同情促进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儿童的同情利他行为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关键。《儿童同情的发展与促进》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儿童同情的促进策略,有30多个具体的活动设计,对一线教师、儿童家长和相关学科的学者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胡金生,男,河北保定人,1973年出生,2004年获辽宁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后出站。现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和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市心理学会副秘书长。目前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文化自我和社会公正。已经主持过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各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主编或副主编学术著作4部。著作曾获得辽宁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和辽宁省精品教材,撰写的论文曾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同情研究概述
第一节 同情的内涵
第二节 同情的分类和结构
第三节 同情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同情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同情的生物制约性
第二节 社会文化与同情
第三节 个体因素与同情
第四节 情境因素与同情
第三章 同情的发展及其模式
第一节 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发展
第二节 霍夫曼的移情发展阶段模式
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利他行为及其动机发展模式
第四节 发展障碍儿童同情的发展
第四章 同情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早期哲学视野中的同情
第二节 心理学视野中的同情与利他
第三节 多维和综合:同情与利他的研究趋势
第五章 同情的干预策略
第一节 培养同情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家庭中同情的培养
第三节 学校中同情的培养
第六章 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思路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七章 儿童同情的结构及问卷评定结果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和结论
第八章 儿童同情发展特点实证研究
第一节 儿童的情绪认知和同情
第二节 儿童涉及他人情绪状态的发展
第三节 儿童同情体验指向性的发展
第四节 同情体验指向性语言提示的效果
第五节 教室中幼儿自发的同情行为
第九章 综合讨论和教育建议
第一节 儿童同情的结构和性别差异
第二节 儿童同情的发展特点
第三节 对本研究的评价及教育建议
第十章 儿童同情教育促进的依据和方法
第一节 儿童同情教育促进的依据
第二节 促进儿童同情的活动设计
第十一章 儿童同情教育促进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和教育建议
部分参考文献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