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自我实现/励志谋略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定 价:¥35.00

作 者: (美)尼尔·布朗,(美)斯图尔特·基利 著 吴礼敬 译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1406594 出版时间: 2012-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字数:  

内容简介

  如果在你的家乡投资建一座核电厂,你会支持还是反对?如果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安全检查,你会高兴还是愤怒?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做了父母明令禁止的事,你会告诉父母还是隐瞒不说?无数专家都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或者激烈地唱着反调,你相信谁?质疑谁?结论是唯一的吗?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吗?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兜售的观点——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你是不加思索懒惰地全盘接收信息?还是提出关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让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吗?面对立场和你完全相左的意见,你是只愿听价值观取向和自己相似的观点,党同而伐异?还是能够控制感情冲动,做出理性的判断?面对提问和质疑,你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吗?还是只把声高当有理?一遇到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就认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甚至为此恼火:他为什么横竖不肯接受我的观点?过于感情投入,最大危险就是可能没法识别谬误和操纵。将难回答的问题直接枪毙掉比仔细思考后再回答要容易得多,而且这样做一定让你显得一言九鼎霸气外露,但也在无形中关闭了通往批判性思维的大门。不草率、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擦亮双眼看清世界!

作者简介

  尼尔·布朗(Neil Browne)博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University)的杰出经济学教授。获有托雷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德州大学的博士学位。曾经合著七本书,并在专业期刊发表一百余篇研究论文。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曾经聘请布朗教授,协助培养教职员批判性思维技巧。他也任职于《韩国批判性思维期刊》的编辑委员会、“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2002年获博林格林大学“杰出教学能力奖”,2001年获“终生成就奖”,以及美国教育促进支持协调会的“全国年度杰出教授”银牌奖章、“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等无数地方性和全国性的荣衔。近期为美国国家安全部、俄罗斯国家秘密服务部门、IBM亚太公司、乐高公司、新加坡K2B国际公司、美国商学院联盟、美国空军研究院等众多机构及公司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及咨询服务。斯图尔特·基利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学会提出好问题     好多影评家迫不及待的告诉我们,哪些电影不容错过,哪些电影不看为妙。可是他们的看法到底有哪些我们可以笃信不疑呢?你需要发展相关技能,树立正确态度,这样才能自行判断出哪些观点能为我所用,从而形成你自己的观点。 引言:一切从批判性思维开始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淘金式思维举例:美国该禁枪吗      争议的正确答案莫非只是神话      最好先问一问“关我什么事”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亲自动手才更有乐趣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理智思考和感情用事      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      一厢情愿是批判性思维的最大劲敌      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找不准博客作者、演讲者的结论,你就会曲解别人的意图,这样做出的回应也就显得驴唇不对马嘴。 “是什么”问题和“应不应该”问题      他到底在说什么啊      他想让我相信什么结论      找到结论有线索可循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只有问一问别人为什么持有这样的观点,并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才能公正地判断为什么应该同意它。 他为什么相信这个观点      找到理由有提示词      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形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种潜在的含义,而且大家都认同这个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 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      找准关键词      检查有没有歧义      判定歧义      看看上下文,这才是它的真实含义      字典里的定义不一定适合文章里的情境      小心那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它会让你的思维短路      谁想要说服你,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5章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却不会明说出来。就好像你眼看着魔术师把手帕放进了帽子里,出来的却是一只兔子,而你压根儿就不知道魔术师暗地里到底玩的什么把戏。 到哪儿去找假设      找出幕后遥控的价值观假设      两种价值观冲突时宁要哪个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对方的背景可以作为价值观假设的一个线索      可能发生的结果是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      如果争论的人采取相反的立场,他们会关心什么      一个例子:关于竞争与合作的争论      价值观及其相对性      找出没说出来的描述性假设      找到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      避免浪费时间分析无意义的假设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6章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判断交流者的推理是不是以错误的假设为基础,是不是通过逻辑上的错误或带有欺骗性的推理来糊弄你,就要特别小心推理过程中的那些诡计花招。 不用死记硬背各种谬误的名称也能找到推理中的谬误      有可能假设是明显错误的      推理理由谬误百出      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      推理错误小汇总      扩展你关于谬误的知识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7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     如果有人对出示证据这一简单要求的反应是怒火中烧或退避三舍,往往是因为他们觉得尴尬难为情,因为他们意识到,没有证据,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本来不应该那样底气十足。 我为什么要相信它      事实断言可靠吗      证据从哪儿来      直觉作为证据可靠吗      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      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      当事人证词作为证据可靠吗      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      引用套引用的问题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8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类比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做出了错误的假设:因为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它们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 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      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      研究结果能采用吗      样本能够代表整体吗      调查和问卷的回答真实吗      一个例子:对取消终身教职的批判性评价      类比作为证据可靠吗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9章  有没有替代的原因     人类都有这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如果两件事紧随前后发生,那么第一件事肯定导致了第二件事。比如你可能在写出一篇极出色的论文的同时戴了某一顶帽子,所以现在你一逢到写论文就坚持非要戴同一顶帽子不可。 有果必有因      可能的原因不止一个      找到更多的替代原因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      组间差异的替代原因      相关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      很多事件并不只有一种解释      哪个原因更合理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10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当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来判定这些数字到底有多让人动心! 不知来历的和带有偏见的数据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把一个结论改头换面包装成另一个结论      省略数据也是欺骗      表述方式不同效果更加动人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说服力不够强的推理,并不是因为说出来的不顶用,而是因为省略掉的太关键。就像马眼睛上所戴的一副眼罩,眼罩让马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正前方的道路,但是眼罩同时也阻止它去关注某些特定的信息——也许是至关重要的信息。 接受说服之前,先打个问号      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难免      识别省略信息的线索      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      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很少有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简简单单的“是”或斩钉截铁的“不是”来回答。 各种假设和多个结论      二分式思维方法: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      两面还是多面      寻找多个结论      某个条件下才合理的结论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可能结论      让思维更加灵活      不是所有的结论都生来平等      更多可能的结论,更多可能的自由选择      最后的话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