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理论与研究儒学与中国宗教

儒学与中国宗教

儒学与中国宗教

定 价:¥36.00

作 者: 张践 著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儒家 哲学 哲学/宗教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4744722 出版时间: 2013-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字数:  

内容简介

  《文化中国书系:儒学与中国宗教》所收集的内容,都是笔者21世纪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可以说比较集中地阐述了涉及儒学与中国宗教的相关问题,是笔者几十年学术研究的精华。由于论文写作的要求,很多问题难以充分展开,所以只能做出索引,请读者参阅相关著作或拙作的相关部分。为了照顾体系的完整性,笔者这次整理论文时,对其中重叠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删削,或在书中做了相关索引,供读者参考。另外有一点情况要向读者说明,在这十几年的时间中,笔者自己的思想也在发展,所以文章思想或有少许差异。为了保证全书论述准确性,在尽量保持原文本来面貌的前提下,笔者做了少量修正,特向读者说明。

作者简介

  张践,1953年3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基地专任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国际儒掌联合会理事、普及委员会主任,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中国宗教学学会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宗教史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工作。独立完成或合著:《中国宗教通史》(上下卷)(本书2002午获教育部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政治·民族》(2004年9月(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第一批入选项目,第五届吴玉章科研成果奖)等70余本,发表了《儒教与中国政治》《儒家宗教观的形成及其历史影响》《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等论文百余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儒学的宗教观第一节 “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一、仁学本质:忠恕之道,一以贯之二、人与他人:推己及人,仁者爱人三、人与社会:仁政德治,协和万邦四、人与自然:仁民爱物,万物一体五、人与彼岸:约礼人仁,敬而远之第二节 儒家宗教观的形成及其历史影响一、传统宗教的演化与嬗变二、儒家宗教观的形成及其特点三、中国古代政府的宗教政策及其特点第三节 从《易传》《礼记》看儒家的人文精神一、对古代宗教的理性化解释二、对“礼教”政治作用的人文化阐述第四节 秦汉之际的文化选择与儒教的形成一、政教溯源——从神治到教化二、秦王朝“以法为教”的致命缺失三、黄老“不言之教”的利弊得失四、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和儒教的形成五、儒教的名称及其学科属性 第二章 儒学与政教关系第一节 儒教与中国政治一、儒教的超验性二、宗法性伦理宗教的政治功能三、儒学的宗教观奠定了政府宗教管理政策的基础第二节 儒教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结构以及对于佛、道教的认识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层次及宗教性的差异二、个人精神生活上的巨大空隙三、汉代教化论视野下的佛教和道教第三节 因果报应论对传统政治“正义”观的补充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正义观”二、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三、因果报应说对儒家社会“正义”观念的补充第四节 神不灭论对世俗政治秩序的辅助作用——兼论范缜的《神灭论》一、神灭论与神不灭论孰更有利于政治二、梁武帝的妥善处置及神不灭论的重要影响第五节 古代政府的僧籍认定与管理一、僧籍管理制度的初建二、僧籍管理制度的成型三、僧籍管理制度的嬗变四、古代僧籍管理制度变迁的启迪第六节 明清政府的“严管”宗教政策及其影响一、严管政策导致正统宗教的退化二、宋明理学的强化导致宗教思想的衰微三、不能引导民间宗教向上层化、民俗化发展……第三章 儒学与民族宗教第四章 儒学与宗教对话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