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军事人物海军司令刘华清

海军司令刘华清

海军司令刘华清

定 价:¥58.00

作 者: 施昌学 著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传记 军事人物 中国近现代军事人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2047662 出版时间: 2013-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开 页数: 488 字数:  

内容简介

  《海军司令刘华清》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海军司令、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的个人传记。作者施昌学遍阅与刘华清有关的各种档案、报道,全方位、真实的记叙了这位开国将军在海军司令任上做出的诸多对新中国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书中首次揭露了中越南海冲突、中国核潜艇研发实验内幕、购买研发航母的艰辛历程等众多对当今中国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内幕。

作者简介

  施昌学,1957年1月生于湖北监利,1974年12月入伍,海军大校,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世纪风流》和新闻作品集《写在大海的报告》等,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新闻奖,一次荣立二等功,四次荣立三等功。

图书目录

《海军司令刘华清》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海军司令、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的个人传记。作者施昌学遍阅与刘华清有关的各种档案、报道,全方位、真实的记叙了这位开国将军在海军司令任上做出的诸多对新中国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书中首次揭露了中越南海冲突、中国核潜艇研发实验内幕、购买研发航母的艰辛历程等众多对当今中国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内幕。
楔子 “我们在太平洋应该有发言权!”
“我们在太平洋应该有发言权!”面对蓝色国门外的三重C形岛链,一代伟人邓小平发出雷霆般的怒吼。 第一章 小平点将
“你还是回海军工作。海军的问题不少,要整顿!”从邓小平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刘华清感受到的是情深似海的赏识与信赖,任重如山的嘱托与期许。
“你回海军去”
“未敢奢望第三次进海军”
“今天无话可讲” 第二章 整顿,整顿!
“我是海军司令,不是旅游局长!”慈不掌兵。一场重振军威、重塑军魂的大整顿,伴随刘华清海防大巡察的足音,波及万里海防线。
先从海军机关大院开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是海军司令,不是旅游局长” 第三章 海军战略
战略决定未来。有勇气终结时代历史的人,也是开创时代先河的人。创立中国的海军战略,历史选择了刘华清,刘华清开创了先河。
震撼全球的蓝色冲击波
迂回战术:只做不说的苦衷
从“近岸”到“近海”的历史跨越 第四章 创新体制
1982年军队精简整编,刘华清却在海军扩编一个军:组建全军第一个“现代思想库”;1985年百万大裁军,刘华清再开先河:海军机关增设装备修理部,三大舰队裁撤后勤部,独创“基地化保障、跨海区联供”新体制。
组建“思想库”
舰队指挥部在海上
基地化保障 跨海区联供 第五章 蓝色盾牌
“把20世纪末期三个五年规划(1986—2000)海军装备建设连贯起来通盘考虑,实现‘三步并作一步走,15年向前跨一大步’。”这就是刘华清的发展战略。
“三步并作一步走”
装备研制新思维
“两条腿前进” 第六章 人才方阵
面向未来超前培养跨世纪人才,着眼发展锻造复合型人才。在刘华清现代化海军发展战略架构上,标注着一条醒目的原则:宁肯人才等装备,而绝不能让装备等人才!
通科育通才
上天能驾机 下海能操舰
两个基地 两种成果 第七章 组训新规
“海军不是海岸警备队,而是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主权和权益的保卫者!”刘华清发出明确指令,“今后只要条件允许,海军都应该组织远航训练。”
新章程:舰艇长全训合格考试
新体制:组建舰艇训练中心
新模式:走出岛链,到中远海去! 第八章 经略南海
海战告捷,刘华清“内心有说不出的痛快”:“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年代永远一去不复返了!”一个萦绕在他脑际十多个春秋的经略南中国海的战略构想,很快付诸实施……
南沙建站:机不可失的国际授权
“今朝立业南沙,千秋有功国家”
“提防风浪骤起,睡觉也要睁大眼睛” 第九章 核艇奇缘
从舰艇研究院院长到国防科委副主任,从海军副参谋长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从海军司令员到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与中国核潜艇结下的传奇情缘,壮怀激烈,举世罕闻!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长航!深潜!远航!
“核潜艇不能断线” 第十章 魂系航母
航母,一个延续百年的中国梦。毫无疑问,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航母梦的标志性人物,就是刘华清!“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他的这一明志誓言,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航空母舰总是要造的!”
“不仅为了‘战’,也是为了‘看’!”
“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 第十一章 和平使命
经略海洋,是中华民族实现强国之梦的必由之路。刘华清吹响了人民海军从黄水走向蓝水、从近岸迈向远洋的进军号。
挺进南极
跨越大洋的握手
航迹在延伸 尾声 “老倌子”:向小平汇报不用汗颜了
邓小平在共和国发展关键时刻的三次超常举荐,使刘华清的晚年再度焕发出炫目的光彩。
后记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