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诚信政府与领导干部公信力提升

诚信政府与领导干部公信力提升

诚信政府与领导干部公信力提升

定 价:¥35.00

作 者: 傅思明,钱刚 主编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公共管理 政治 政治/军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6062558 出版时间: 2013-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16开 页数: 218 字数: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把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中,并且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对政府而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首先要做守法诚信的政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诚信度也在不断增强。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政府更应该把加强诚信建设、提升诚信度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和紧迫任务。《诚信政府与领导干部公信力提升》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宗旨,围绕建立服务型政府的主题,对影响政府诚信建设的因素进行系统阐释,向读者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以树立各级政府“言必行、行必果”的威望,帮助领导干部牢固为人民作公仆的信念。 《诚信政府与领导干部公信力提升》由傅思明等编著。

作者简介

  傅思明,中央党校政法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宪法专家,国家公务员考试测评组专家,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特邀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特聘教授。主要社会兼职: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专家咨询组成员,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宪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立法研究会副会长。出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论》、《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中国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等专著,发表论文100余篇。钱刚,中央党校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宪法学,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的主要学术文章有:《谁能影响英国首相卡梅伦》、《法国对行政权的监督》、《绝不放纵公权力的滥用》、《谁能监督意大利“多情的总理”》、《权力需要真诚品格匹配》等十余篇。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政府诚信的本质及意义
一、诚信与政府诚信
(一)什么是诚信
(二)什么是政府诚信
二、政府诚信的本质及特征
(一)政府诚信的本质
(二)政府诚信的特点
三、政府诚信的价值
(一)政府诚信的道德价值
(二)政府诚信的政治价值
(三)政府诚信的经济价值
(四)政府诚信的社会价值
第二章 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危害
一、政府诚信建设面临的挑战
二、政府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理论层面的政府诚信缺失
(二)现实层面的政府诚信缺失
三、政府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政府诚信缺失关系国家的存亡
(二)政府诚信缺失削弱了法律、政策的稳定性
(三)政府诚信缺失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
(四)政府诚信缺失将会影响国际形象
(五)政府诚信缺失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三章 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和政府诚信重构
一、政府诚信究竟是怎么“丢失”的?
(一)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二)政府过于注重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三)政府诚信制度建设仍不完善
(四)政府诚信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五)政府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
(六)政府公职人员诚信意识不高
二、挽回政府诚信,树立诚信政府形象
(一)构建政府诚信建设的法治环境
(二)加强政府诚信的道德建设
(三)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四)完善政府诚信的监督机制
第四章 领导干部公信力提升的价值
一、领导干部的公信力
(一)什么是领导干部的公信力
(二)领导干部公信力的特征
二、提升领导干公信力的社会价值
(一)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三)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重要基础
三、领导干部公信力与政府诚信的关系
(一)领导干部公信力是政府诚信的重要表现
(二)领导干部公信力是推进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支点
第五章 领导干部公信力缺失的形式、原因和危害
一、领导干部公信力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权大于法,实行“人治”
(二)以权谋私,权力腐败
(三)言行不一,失信于民
二、领导干部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一)领导干部自身的意识因素
(二)权力规范制度存在缺陷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领导干部公信力缺失的负面效应
(一)政府信用流失、效能下降
(二)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三)影响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
第六章 领导干部公信力缺失的治理
一、建构领导干部公信力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合理性原则
(二)善意的诚实无欺原则
(三)德法并行原则
(四)为民服务的原则
二、建构领导干部公信力的的途径
(一)完善领导干部诚信责任机制
(二)加大领导干部的诚信道德教育
(三)健全领导干部诚信监督机制
(四)加强领导干部的诚信考核制度管理
(五)完善领导干部的诚信奖惩制度
第七章 互联网时代的政府诚信建设
一、建立政府诚信全民网络监督机制
(一)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三)拓宽网络监督的形式
二、加强政府的信息化建设
(一)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
(二)掌握好信息公开的主动权
(三)加强公众的参与
三、完善网络政府诚信问责机制
(一)转变政府观念
(二)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网络应对能力
(三)加强对网民的网络素质教育与培养
第八章 互联网时代的领导干部公信力提升
一、提高领导干部善用网络的素质
(一)网络时代领导干部所遇到的挑战
(二)提高领导干部善用网络素质的途径
二、完善领导干部网络诚信学习机制
(一)积极面对网络诚信监督
(二)善于同网民沟通交流
(三)善用网络社交平台增强自身公信力
三、建立和维护领导干部良好的网络形象
(一)善用网络提升执政为民的能力
(二)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三)提高领导干部抗腐拒变能力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