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行政法激励型监管研究:以行政法学为视角

激励型监管研究:以行政法学为视角

激励型监管研究:以行政法学为视角

定 价:¥28.00

作 者: 李沫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法律 行政法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844415 出版时间: 2013-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55 字数:  

内容简介

  《激励型监管研究:以行政法学为视角》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针对我国激励型监管确立和推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法律设计,其内容既包括激励型监管实体立法,也包括程序立法,对信赖保护原则予以贯彻的激励型监管的撤销、废止和变更程序,以及激励型监管中相关主体的权利救济和法律责任,等等。

作者简介

  李沫,1980年6月生,湖南湘乡人。中南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后。先后于西北政法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行政法方向)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行政法学研究。

图书目录

导论 一、关于几个概念的说明 二、问题的提出、背景和选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激励型监管的产生与界定 第一节 西方行政监管的历程与趋势——以英美国家为例 一、市场失灵与行政监管的产生 二、行政监管受到的批评与放松监管 三、行政监管的改革及其趋势 第二节 激励型监管的内涵 一、激励型监管的经济学解读 二、激励型监管的行政法学语境分析 三、激励型监管的定义 第三节 激励型监管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激励型监管与协商性监管 二、激励型监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 第二章 激励型监管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 激励型监管与民主行政 一、激励型监管是民主行政的产物 二、激励型监管本身是一种民主行政 第二节 激励型监管与服务行政 一、服务行政及其与给付行政、授益行政的关系 二、激励型监管属于服务行政的范畴 三、激励型监管与服务行政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一致 第三节 现代行政法学中的制约与激励机制理论 一、制约与激励是现代行政法的应有之义 二、激励机制的不断强化是行政法的重要发展趋势 第四节 激励型监管的失灵与行政法治 一、激励型监管实体法的失灵 二、激励型监管程序法的失灵 第三章 我国行政监管改革与激励型监管的选择 第一节 我国行政监管的总体特征及其改革探索 一、我国行政监管的总体特征 二、我国行政监管的改革探索 第二节 激励型监管的正当性与我国的选择 一、伦理学的趋利人性论 二、行为科学的需求层次与期望理论 三、经济学的效率原则 四、行政管理学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五、对激励型监管认识误区的澄清 第三节 我国激励型监管确立的立法要求 一、法治行政、民主行政、服务行政与激励型监管立法 二、激励型监管的普遍确立与激励型监管立法 三、激励型监管弊端的克服与激励型监管立法 第四章 激励型监管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依法行政与法律保留原则 一、服务行政与法律保留原则关系诸观点 二、法律保留原则在激励型监管中应有限适用 第二节 信赖保护原则 一、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对激励型监管的意义 二、信赖保护原则对激励型监管的要求 第三节 比例原则 一、比例原则的含义及其传统的适用对象 二、比例原则在激励型监管中的适用 三、比例原则在激励型监管法中的体现 第四节 正当程序原则 一、正当程序的内涵 二、正当程序在激励型监管中的适用 三、正当程序对激励型监管的意义 第五章 激励型监管的实体立法 第一节 域外激励型监管实体立法介评 一、激励型监管的适用范围 二、激励型监管的立法特色 三、经济激励的法定方式 第二节 我国激励型监管实体立法的现状 一、经济性监管领域的激励型监管实体立法 二、社会性监管领域的激励型监管实体立法 三、我国激励型监管实体立法的问题剖析 第三节 我国激励型监管实体立法的完善建议 一、避免激励不足与激励过度 二、继续放松监管 三、保障激励型监管的经费 四、协调激励型监管立法 五、适度拓展激励型监管的适用范围 六、细化激励型监管实体立法 七、科学确定激励型监管实体立法的立法体制和形式 第六章 激励型监管的程序立法 第一节 激励型监管实施的法律形式与启动程序 一、激励型监管实施的法律形式 二、激励型监管程序的启动与行政主体的积极义务 第二节 激励型监管的撤销、废止和变更程序 一、可以适用的现行法律及其局限 二、激励型监管的撤销、废止与信赖保护原则 三、激励型监管的变更与信赖保护原则 四、信赖利益保护的条件与方式 第三节 激励型监管适度的保障程序 一、单方行政行为适度的保障——以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为中心 二、行政合同行为适度的保障 第四节 激励型监管程序立法构想 一、激励型监管程序立法的主体 二、激励型监管程序立法中的公众参与 三、激励型监管程序立法的内容设计 第七章 激励型监管的权利救济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激励型监管的权利救济 一、激励型监管中享有救济权的利害关系人范围 二、激励型监管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权利及其救济 三、相对人信赖利益的认定标准 第二节 单方激励型监管中的法律责任 一、激励型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 二、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行政合同中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合同及其与私法契约的关系 二、激励型监管主体的违约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三、激励型监管主体的缔约过失责任 第四节 激励型监管权利救济和法律责任立法构想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