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风俗习惯生死场域中的三乐与三灵:灌阳县丧葬仪式音乐研究

生死场域中的三乐与三灵:灌阳县丧葬仪式音乐研究

生死场域中的三乐与三灵:灌阳县丧葬仪式音乐研究

定 价:¥38.00

作 者: 陆栋梁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八桂学人文库
标 签: 艺术 音乐 音乐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9537075 出版时间: 2013-06-15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字数:  

内容简介

  《生死场域中的三乐与三灵——灌阳县丧葬仪式音乐研究》属“八桂学人文库”系列之一本。《生死场域中的三乐与三灵——灌阳县丧葬仪式音乐研究》旨在多方位解析灌阳县丧葬仪式音乐,从生成、生存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到结构形态(仪式结构形态和音乐结构形态),再到音乐蕴含的文化进行多侧面的解读诠释。本书选取灌阳县丧葬仪式音乐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灌阳县地处湘桂走廊中段,是中原、湘楚和百越文化的交汇区,其丧葬仪式包含着古今多元的文化信息,对其进行研究,能较为全面地揭示其音乐结构原则和仪式结构原则及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原、湘楚与百越文化的交融。这项研究为五岭地区音乐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份实证。

作者简介

  陆栋梁,男,汉族,1962年出生于广西灌阳县。200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与文化旅游。2006年以来在《音乐研究》、《民族文学研究》、《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福建艺术》、《旅游论坛》等刊物发表音乐文化研究、民间音乐与文化旅游研究方面的论文20余篇,主持相关的研究课题5项,参与相关的研究课题9项。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方法和限制
第二节 “三乐”及“三灵”的界定

第一章 三乐的地缘和人缘
第一节 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古属湘、楚的悠久历史
第三节 汉、瑶族为主的居民构成
第四节 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
第五节 灌阳县世居村民的生死观
第六节 灌阳县丧葬仪式的程序

第二章 三乐的操作者
第一节 唱歌老师
第二节 响乐师
第三节 师公班子
第四节 哭者

第三章 三乐内容构成和结构形态之概貌
第一节 孝歌
第二节 师公音乐
第三节 哭

第四章 专题一 “大歌”特征论
第一节 纳百种有容乃大,罗万象无拒而杂——庞杂性
第二节 大模式总体程式,小模式局部框格——模式性
第三节 短长宽窄定变兼,动力波澜异彩呈——对比性
第四节 着一字共指桑槐,开生面暗度陈仓——双关性
第五节 闻大歌见其中人,历其事临其中境——生动性
第六节 绘漫画形变风俗,造喜剧戏谑人生——喜剧性
第七节 讲俗事庄严仪式,说人情神圣场合——世俗性
第八节 唱大歌百科博览,展歌堂多用功能——功能性

第五章 专题二 丢长歌“丢”字的多重巧妙运用
第一节 “丢”字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丢”字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 “丢”字的哲学意蕴

第六章 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带及邻县三乐之比较
第一节 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带三乐差异之辨析
第二节 边缘地带与邻近诸县三乐异同之比较

第七章 三乐共响——三乐的操作
第一节 三乐共响的发生
第二节 三乐共响的特征

第八章 三乐与三灵时空
第一节 三乐的巨大功力
第二节 三灵空间破域
第三节 三灵时间超越

第九章 三乐对生灵的警醒
第一节 几种常见的现象
第二节 传统的美德和朴厚的民风
第三节 产生朴厚民风的双重基础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
一、道光二十四年灌阳县境总图
二、西湾道教班拜忏经文《请圣科》(片段)
三、西湾道教班拜忏经文《下卷忏》(片段)
四、道光二十四年《灌阳县志·卷四·风俗》中的丧葬仪式过程(片段)
五、道光二十四年《灌阳县志·卷七·乐章》中的乐谱《迎神乐》(片段)
六、民间手抄孝歌歌本《说岳一回》蒋刚生整理(片断)
七、民间油印孝歌歌本《孝歌大家唱·渡亡十程》(片断)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