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个人理财投资绩效测评:评估和结果呈报

投资绩效测评:评估和结果呈报

投资绩效测评:评估和结果呈报

定 价:¥99.00

作 者: (美)菲利普·劳顿 ,(美)托德·扬科夫斯基 编 潘席龙 ,等 译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华章CFA协会机构投资系列
标 签: 投资理财 投资指南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1436683 出版时间: 2013-08-22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76 字数: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20年中,投资业绩衡量、报告和评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资本市场数据服务越来越多、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投资业绩标准(Global Investment Performance Standards,GIPS)越来越为业界所接受和认可,绩效测评已经成为有效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部分归功于投资业绩衡量证书(Certificate in Invest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CIPM)项目的开展。在此基础上,业绩衡量已经成为投资人士公认的专业领域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投资绩效测评:评估和结果呈报》成为CFA协会机构投资系列(CFA Institute Investment Perspectives Series)第二个核心议题的原因。CFA协会在刊印行业领先的思想著作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这本新的文集,可以为那些每天需要面对瞬息万变的投资管理挑战的读者,提供无与伦比的指导。《投资绩效测评:评估和结果呈报》中的文章,都来自CFA协会研究基金会、金融分析师杂志、CFA协会会议论文集季刊、CFA杂志和投资业绩评价证书课程。这些文章的作者,全是一些当今业内最有影响力的思想领袖(专业人士和受人尊敬的学者),是一些毕生专注于投资业绩评价的人士。这一应时而生的文集共分为5个部分,从业绩衡量、归因和评估的角度,为业绩评价领域打开了广阔的视野。通过本书,你能熟悉与业绩评价相关的几乎所有内容,从时间与价值加权收益率的算法到业绩评价的相关技术,一应俱全。在信息丰富的概述后,《投资绩效测评:评估和结果呈报》的内容还包括:第二部分:业绩衡量。该部分提供了强化读者相关基础的必要知识,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基准的理论基础和基准管理中要面对的权衡问题。第三部分:业绩归因。该部分讨论了归因分析各方面的问题,重点是决定投资组合业绩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业绩评价。该部分讨论了对冲基金的风险和回报、基金管理变革与股票投资风格转变等问题。第五部分:全球投资业绩标准。该部分回顾并说明了全球投资业绩标准的主要内容,主要强调了一些在GIPS?标准实施中的操作性问题。本书集中了多位经验人士的宝贵见解,可以作为你提升投资业绩衡量、对衡量结果进行报告和评价等多方面能力的实用指南。

作者简介

  菲利普·劳顿(Philip Lawton),博士,CFA,CIPM,CFA协会投资业绩衡量证书项目(CIPM)负责人。他曾任道富分析(State Street Analytics)咨询公司的副总裁,服务过的客户包括隶属独立顾问合作社的投资顾问公司,并曾在花旗银行的全球证券服务部担任美国业绩衡量的负责人。在机构投资和业绩衡量等专业会议中,劳顿博士也是深受欢迎的演讲嘉宾。托德·扬科夫斯基(Todd Jankowski),CFA,CFA协会投资业绩衡量证书项目课程设计部总监。加入CFA协会之前,他曾在西北互助人寿保险公司(Northwestern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的财富管理部门担任投资研究负责人,此前,他还担任过零售咨询部门和机构私募部门的投资管理人员。

图书目录

CFA协会机构投资系列顾问委员会
出版说明
推荐序一(汤震宇)
推荐序二(罗伯特 R.约翰逊)
引言
第一部分
绩效评价概述
第1章 投资组合绩效评价
1.1 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1.1.1 基金发起人的角度
1.1.2 投资管理人的角度
1.2 绩效评价的三要素
1.3 业绩衡量
1.3.1 不考虑评价期间外部现金流时的业绩衡量
1.3.2 总收益率
1.3.3 时间加权收益率
1.3.4 资金加权收益率
1.3.5 TWR与MWR的比较
1.3.6 链式内部收益率
1.3.7 年化收益率
1.3.8 数据质量
1.4 基准
1.4.1 基准的概念
1.4.2 有效基准的特征
1.4.3 基准的类型
1.4.4 基于特定证券基准的构建
1.4.5 投资经理平均业绩基准
1.4.6 基准的质量测试
1.4.7 对冲基金和对冲基金基准
1.5 业绩归因
1.5.1 总的收益率差异等于权重乘以收益率
1.5.2 宏观归因概述
1.5.3 宏观归因的输入变量
1.5.4 宏观归因分析
1.5.5 微观归因概述
1.5.6 领域权重/股票选择的微观分析
1.5.7 微观归因的基础因素模型
1.5.8 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绩效的归因
1.6 业绩评价
1.6.1 风险调整绩效的评价方法
1.6.2 质量控制图
1.6.3 质量控制图意义的阐释
1.7 绩效评价实践
1.7.1 绩效数据的噪声
1.7.2 投资经理持续性政策
1.7.3 作为过滤原则的投资经理持续政策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业 绩 衡 量
第2章 投资基准与投资管理
2.1 引言
2.2 前言
2.3 美国权益性基准的来源、应用和特点
2.3.1 指数的用处
2.3.2 好基准的特点
2.3.3 基准构造与选择的权衡
2.4 用基准衡量业绩
2.4.1 α回归和减法α
2.4.2 主动管理的维度
2.4.3 多元回归:风格风险的调整
2.4.4 衡量纯α和主动风险的重要性
2.5 经理组合的构建
2.5.1 期望效用
2.5.2 对最优化的批评
2.5.3 经理人α的预测
2.5.4 经理人组合的优化
2.6 MPT和基准的演化
2.6.1 作为科学范式的组合原理
2.6.2 最初的范式
2.6.3 过去那些无业绩评价的糟糕日子
2.6.4 基准范式
2.6.5 结论
2.7 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和MPT理论的危机
2.7.1 对MPT理论和传统金融的批判
2.7.2 结论
2.8 对基准管理的批判及其前进之路
2.8.1 对基准管理的批判
2.8.2 对特定基准的批判
2.8.3 反应
2.8.4 彼得·伯恩斯坦的观点
2.8.5 如何达成妥协
2.8.6 结论
2.9 基准管理对市场和机构的影响
2.9.1 市场价格的扭曲
2.9.2 机构行为
2.9.3 宏观效应:指数化什么情况下就该适可而止
2.10 美国股票风格指数
2.10.1 风格概念的多种用途
2.10.2 关于风格分类的一些注意事项
2.10.3 投资风格的演变
2.10.4 指数的构建和权衡
2.10.5 结论
2.11 固定收益基准
2.11.1 固定收益基准的复杂性
2.11.2 市值加权的固定收益基准
2.11.3 久期问题
2.11.4 穷鬼问题
2.11.5 信用市场的增长和波动
2.11.6 结论
2.12 国际股票基准
2.12.1 早期的股票指数
2.12.2 流通股调整的必要性
2.12.3 国际股票指数间的比较
2.12.4 对国家进行的发达或新兴国家分类
2.12.5 基准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2.13 对冲基金基准
2.13.1 对冲基金基准的编制
2.13.2 对冲基金的风险因子敞口
2.13.3 对冲基金指数基金
2.13.4 对冲基金指数是同行组合吗
2.14 政策基准
2.14.1 在政策层面的业绩归因
2.14.2 实践中的政策基准
2.14.3 基准和投资政策
2.14.4 两个基准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第3章 指数选择的重要性
3.1 指数方法
3.1.1 权重
3.1.2 再调整
3.1.3 全市场指数
3.1.4 价值和成长指数
3.1.5 公司数量
3.2 指数比较
3.2.1 缺乏可替代性
3.2.2 可替代性
3.2.3 集中性风险
3.2.4 小结
3.3 指数管理
3.4 结论
注释
第4章 应税基准:复杂性的增加
4.1 标准基准的构造原则
4.2 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的税后标准
4.2.1 实际发生制的优点
4.2.2 实际发生制的缺点
4.2.3 AIMR投资业绩报告标准
4.3 资本利得实现率的重要性
4.4 标准税前基准的转换
4.4.1 
第一层次近似
4.4.2 
第二层次近似
4.4.3 
第三层次近似
4.4.4 一些特殊的问题
4.5 影子投资组合
4.6 结论
4.7 问答
注释
第5章 克服市值加权债券基准缺陷
5.1 分散投资
5.2 市值加权基准的普及
5.3 为什么大多数债券基准都有缺陷
5.4 市值加权指数分析
5.4.1 美国
5.4.2 瑞士
5.4.3 加拿大
5.5 高收益部门
5.6 超越现金债券
5.7 新兴市场债券指数
5.7.1 GBI?EM
5.7.2 全球多元化新兴市场债券指数
5.7.3 ELMI+
5.8 必须对基准进行规范
5.9 替代基准
5.9.1 债务基准
5.9.2 美国债券基准
5.9.3 全球债券基准
5.10 结论
5.11 问答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业 绩 归 因
第6章 投资组合业绩的决定因素:20年后
第7章 投资业绩分析中的权益组合特征
7.1 证券组合特征的应用
7.2 数据及计算
7.3 特征指标类型
7.4 监测与风格分析
7.5 归因分析
7.6 投资组合特征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注释
第8章 优化几何归因
8.1 单期归因:回顾
8.2 多期归因
8.3 几何算法
8.3.1 BKT法
8.3.2 指数方法
8.3.3 纯几何法
8.4 调整的纯几何法
8.4.1 优化的几何法
8.4.2 方法之间的比较
8.5 结论
附录8A 优化几何归因的推导
注释
参考文献
第9章 个性化因素归因
9.1 一般归因
9.2 个性化因素的业绩归因
9.3 自定义因素的风险归因
9.4 风险调整后的业绩归因
9.5 案例
9.6 结论
附录9A 最佳预期收益
附录9B 波动性和相关性公式
附录9C 通过有约束的最小二乘法消除共线性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业 绩 评 价
第10章 对冲基金业绩分析
10.1 数据和样本统计
10.2 基金的特征和业绩
10.3 对冲基金的业绩和风险
10.3.1 对冲基金业绩的因素模型分析
10.3.2 基金特征的平均收益率
10.4 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的对比
10.4.1 有效边界
10.4.2 夏普衡量工具
10.4.3 共同基金绩效因素模型评价
10.5 生存偏差
10.6 结论
10.7 致谢
附录10A 对冲基金策略
注释
参考文献
第11章 复式基金:绩效与持续性
11.1 复式基金的增长
11.2 从复式基金中获得的价值
11.3 复式基金的业绩
11.3.1 α业绩
11.3.2 β的拖累
11.3.3 信息比率的持续性
11.4 风格和经理选择的影响
11.4.1 选择经理与选择风格
11.4.2 经理增加价值的持续性
11.5 多重战略基金的前景
11.6 结论
11.7 问答
参考文献
第12章 分清真正的α与β
12.1 主动管理的内容
12.1.1 β组合和α组合
12.1.2 真实α和原始α
12.2 风格分类盒
12.2.1 经理人结构优化
12.2.2 估计经理人所需要的预期α
12.2.3 选择主动管理经理人的两个条件
12.2.4 对冲基金会因为β的表现收取α费用吗
12.2.5 将对冲基金的α和β分开
12.2.6 识别对冲基金β的一项研究
12.3 对养老保险基金和其他投资者的政策含义
12.3.1 基金会
12.3.2 养老金福利计划
12.3.3 固定缴款计划和个人投资
12.4 问答
注释
第13章 信息比率
13.1 信息比率的定义
13.2 比率的解释
13.2.1 基于估计β的信息比率
13.2.2 信息比率、信息系数和基础法则
13.3 夏普比率与信息比率
13.4 信息比率与(t)统计量
13.5 年度化
13.5.1 使用算数平均超额收益
13.5.2 使用几何平均超额收益
13.5.3 使用连续复利平均超额收益
13.5.4 使用频率转换数据
13.5.5 四种方法的比较
13.6 信息比率的实证证据
13.7 说明
13.8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第14章 资产配置策略能否40%、90%或者100%地解释投资基金的业绩
14.1 研究框架
14.2 数据
14.3 问答
14.3.1 问题1:随时间的变动
14.3.2 问题2:基金之间的波动
14.3.3 问题3:收益水平
14.4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第15章 基金经理人的变更与股票投资风格的转变
15.1 数据
15.2 研究方法
15.2.1 业绩衡量
15.2.2 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决策
15.2.3 风险的变化
15.2.4 选股风格的变化
15.3 结果
15.4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第16章 历史业绩能预测未来吗
16.1 已有的研究
16.2 业绩衡量
16.3 类型分析
16.4 生存偏差
16.5 数据
16.6 方法
16.7 股票型基金结果
16.8 固定收益型基金结果
16.9 考虑费用和支出情况
16.10 生存偏差
16.11 结果
16.12 投资启示
注释
第五部分
全球投资业绩标准
第17章 全球投资业绩标准
17.1 引言
17.2 GIPS标准产生的背景
17.2.1 全球投资业绩标准的必要性
17.2.2 业绩报告标准的发展
17.2.3 GIPS标准的管理
17.2.4 GIPS标准的概览
17.3 GIPS标准的内容
17.3.1 合规的基本原理
17.3.2 数据输入
17.3.3 计算方法:时间加权的总收益率
17.3.4 收益率计算:外部现金流
17.3.5 其他投资组合收益率计算标准
17.3.6 成分收益率计算标准
17.3.7 构建成分Ⅰ:定义自行裁量权
17.3.8 构建成分Ⅱ:定义投资战略
17.3.9 构建成分Ⅲ:包括与不包括投资组合
17.3.10 构建成分Ⅳ:股权分离部分
17.3.11 信息披露的标准
17.3.12 报告与公告要求
17.3.13 报告和公告的建议
17.3.14 不动产和私募股权投资的规定介绍
17.3.15 不动产标准
17.3.16 私募股权标准
17.4 认证
17.5 GIPS广告指引
17.6 其他问题
17.6.1 税后收益率的计算挑战
17.6.2 关注GIPS标准的最新进展
译者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