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风俗习惯意象探源

意象探源

意象探源

定 价:¥40.00

作 者: 汪裕雄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思维科学 哲学/宗教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25374 出版时间: 2013-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字数: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近代以来,许多中国学人持西方逻辑理性传统以参照中国古代文化,多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点。迄于今日,被清理、厘定的传统文化范畴,正不知凡几,但罕有究心于“象”一语者。而一旦中国传统文化的“象”论被遗落,它的符号系统便不易疏理,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貌,也不易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为此,作者在探讨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意象论的过程中,也曾粗涉古代典籍,积累了若干材料,对中国文化的“言象互动”符号的结构与功能,逐步形成了某些看法。这,便是《意象探源》的由来。 笔者以为,中国传统美学之所以特别重视意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尚象”思维在审美领域的延伸。欲从美学上给“意象”范畴作出合适的界定,一个较为可靠而又难度不小的办法,便是把它安置在中国文化的总体背景之下,作历史的考察。因此,我们探寻的视线,便只好伸展到中国文化“象”的原起之处,再循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追寻其符号选择的大致取向。在这一探寻起始之前,笔者拟先陈述自己的基本看法,好让读者全局在胸,然后同我们一起,作历史的巡视。

作者简介

暂缺《意象探源》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上编原起论
第一章原“象”——从动物之象到文化之“象”
(一)无往而不适的“象”
(二)殷人与象
(三)“龟象”挟要
(四)“《武》有《象》名”
第二章“象物应怪”的神话意象——“言象互动”的源头活水
(一)“凿破浑沌”说神话
(二)“触象而构”的构象法则
(三)怪、神、帝的衍生历程
(四)神话意象衍生的纵聚合关系
第三章“绝地天通”与巫史文化——殷周之际的文化整合
(一)“绝地天通”的文化学意义
(二)由巫而史,由帝而圣
(三)“礼治文化”的伦理本体
(四)周礼“尚象”的符号体系
……
中篇基型篇
下篇审美篇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