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定 价:¥39.00

作 者: 候保龙 著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5013478 出版时间: 2013-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的演进,人类面临的风险骤然增多,且被全球性的交往网络所放大,这是全球风险社会的客观现实。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我国也被深深地卷入到全球风险社会之中。面对风险社会带来的种公共危机,各国政府责无旁货。然而,传统官僚制政府的局限使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幸运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全球公民社会也不期而至,它赋予每个人都有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与平台。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为人类公共事务的管理从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管理走向政府与公民参与的合作治理提供了基础与可能。

作者简介

暂缺《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由来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总体评价
第三节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重大灾害
二、公共危机
三、治理
四、政府
五、公民社会
六、公民参与
第二节主要理论依据
一、风险社会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民主参与理论
四、行政民主理论
五、第三条道路理论
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论
七、制度建构主义理论
八、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第二章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政治价值
一、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有利于政府合法性的维持与提升
二、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有利于公民精神的成长
第二节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管理价值
一、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可以降低预防与决策的成本
二、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可以有效地节约应急救灾的成本
三、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可以监督与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益
第三节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法治价值
一、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法治价值的历史渊源
二、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体现了公民的宪法权利
三、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体现了我国的法治程序
第四节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价值评价
一、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优点
二、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缺陷
第三章 日美中三国公共危机治理比较
第一节 日本、美国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

二、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害
第二节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
二、2008年汶川大地震
第三节 日美中三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比较与启示
一、日、美公共危机治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二、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特色与优势
三、几点启示
第四章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
二、公民参与的理性化和法治化程度较低
三、公民参与的技能亟待提高
四、公民参与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五、公民参与蕴含的公共性不足
六、公民参与的后继性乏力
七、政府与公民互动不够
第二节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层面的原因
二、公民层面的原因
三、经济体制层面的原因
四、传统政治文化层面的原因
第五章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制度性建构
第一节塑造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制度性环境
一、塑造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政治环境
二、营造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政府要呵护与张扬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精神
第二节建立公共危机治理核心机构
一、组建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核心机构:以大部门体制改革为取向
二、建立公共危机治理组织
第三节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范围的制度性拓展
一、公共危机预防一预警阶段的公民参与
二、提升公民应急救灾技能
三、公民参与灾后恢复重建
第四节公民参与主体组织化的制度性跃升
一、理顺政府与公民组织的关系
二、制定政府对公民组织的基本政策
三、公民组织参与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配合
四、政府加强公民组织参与的法制化建设
五、加大政府对公民组织资金的支持、保障与监督
六、完善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购买公民组织的公共物品制度
第五节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能力的机制性推动
一、实行公共危机治理公民参与责任机制
二、完善公共危机治理的公民教育机制
三、架构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科学动员机制
四、推动公共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化
五、构建志愿者及其公民组织制度化参与的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