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货币防范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新框架

防范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新框架

防范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新框架

定 价:¥29.00

作 者: 李健,邓瑛 著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 通货膨胀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4972552 出版时间: 2014-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字数:  

内容简介

  《防范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新框架》将巨额货币存量和资产价格普遍上涨两个现象结合起来,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资产型通货膨胀,即货币量过多更多地体现在资产类物品的价格上涨中。并以此为线索,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相关研究,辨析了传统实物型通货膨胀和资产型通货膨胀的区别,针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数据对后危机时期资产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演进及向实物型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从货币总量和货币结构两个视角剖析了货币政策与资产型通货膨胀的双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新框架。

作者简介

  李健,女,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获得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国家教学名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理论与政策,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9部,主编教材12部,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10项。邓瑛,女,现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图书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后危机时期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流动性过剩
1.1.2 中国资产价格的“超调”现象引入注目
1.1.3 资产型通货膨胀成为金融危机后亟须应对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3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1.3.1 资产型通货膨胀概念的提出
1.3.2 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
1.3.3 资产型通货膨胀与货币之间的关系
1.3.4 应对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5.1 实物型通货膨胀和资产型通货膨胀的异同比较
1.5.2 资产型通货膨胀的形成和传导机理
1.5.3 资产型通货膨胀的国际比较研究与中国的经验研究
1.5.4 货币结构与房地产价格、物价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1.5.5 治理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框架
1.6 研究方法
1.6.1 并重理论模型分析与逻辑推演
1.6.2 综合运用各种计量分析和模拟分析方法
1.6.3 注重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1.7.1 研究视角独特
1.7.2 研究内容系统
1.7.3 研究方法创新
2 资产型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范式转变:文献综述
2.1 资产型通货膨胀的特点
2.2 资产型通货膨胀的产生机理
2.2.1 理论研究
2.2.2 经验研究
2.2.3 国内的研究动态
2.3 资产型通货膨胀的促成因素:货币及流动性的作用
2.3.1 增强的看涨预期
2.3.2 内生的流动性推动
2.4 如何建立应对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新框架
2.4.1 通过预期管理加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4.2 利用改进的货币政策规则防范资产型通货膨胀
2.4.3 编制包括广义CPI指数在内的更加全面的指标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实物型通货膨胀和资产型通货膨胀的异同比较
3.1 实物型通货膨胀和资产型通货膨胀的相同点
3.1.1 产生的本源相同
3.1.2 对经济的终极影响相同
3.2 实物型通货膨胀和资产型通货膨胀的区别
3.2.1 两者的反映和表现不同
3.2.2 两者的产生原因及机理不同
3.2.3 两者对经济的影响不同
3.2.4 两者的治理方法不同
3.3 本章小结
4 资产型通货膨胀的形成和传导机理
4.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传导的理论分析
4.1.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货币供应量传导渠道
4.1.2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利率传导渠道
4.1.3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信贷传导渠道
4.2 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4.2.1 房地产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
5 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货币因素研究:国际比较分析
6 货币结构与房地产价格、物价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7 治理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框架:基于中国实际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