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风俗习惯喧闹的遗产:以池州傩戏为案例的研究

喧闹的遗产:以池州傩戏为案例的研究

喧闹的遗产:以池州傩戏为案例的研究

定 价:¥30.00

作 者: 王义彬 著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舞台艺术戏剧 艺术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1543177 出版时间: 2014-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字数:  

内容简介

  池州傩戏艺术及其文化研究从实地调查(fieldwork)开始,包括傩仪、傩戏展演(performance)现场的调查,文献、文物调查,口传资料调查等。《喧闹的遗产:以池州傩戏为案例的研究》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依据,运用音乐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结合傩戏的生存环境,分析池州傩戏的唱腔(分为傩腔和高腔)、锣鼓(伴奏和独奏)、傩舞等艺术特征,并引入池州傩戏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及傩戏唱腔对于民间音乐向戏曲音乐转化的过渡作用的讨论,即,对将傩戏看作是“中国戏曲音乐的活化石”意义的诠释。进而,参照考普(C.Colpe)和奥托(R.Otto)关于“神圣与世俗”的理论,以及涂尔干(Durkheim)关于“仪式、社会契约”的理论、费思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理论、荣格(C.G.Jung)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等,揭示池州傩戏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旨在阐明:池州傩戏是一种泛宗教的民间信仰体系,它是民众现实生活的精神化表征。通过傩戏及其仪式的展演,它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家园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即想象的共同体家园,实现现实与理想、苦难与愉悦的转化。这才是池州傩戏存在的现实社会意义。只有在厘清了池州傩戏的艺术本体、社会功能和文化属性之后,才能将之从戏曲艺术的层面上升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而认定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并维护它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暂缺《喧闹的遗产:以池州傩戏为案例的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状况
三、本书结构
第二章 池州傩戏及仪式
第一节 池州概况
第二节 池州傩戏的由来
第三节 铺庄村与源溪村的傩仪
一、铺庄傩仪
二、源溪村傩仪
第四节 傩仪的象征与核心
第三章 池州傩戏艺术及特质
第一节 音声
一、人声
二、器乐
第二节 傩舞
一、舞滚灯
二、舞伞
三、舞古老钱
四、其他傩舞
第三节 面具
第四节 戏场
一、圈地戏
二、搭棚戏
三、戏台演出
四、剧场演出
第五节 剧本
第四章 池州傩戏的变容
第一节 历史的见证
一、池州傩戏唱腔的由来
二、乐器
三、傩戏工尺谱
第二节 改变祖制
一、时空的转变
二、傩戏在池州的兴起与灾难
三、傩戏在池州的恢复与兴盛
第三节 傩戏认同观念的转变
一、傩戏观念的微变
二、傩戏会认同观念的改变
三、性别差异的调适
第五章 池州傩戏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傩戏组织
一、傩戏会
二、傩戏会的经济来源
三、傩戏会联盟
四、冲突与妥协
五、国家在傩戏中的表征与国家仪式
第二节 傩戏的社会功能
一、村民对于傩戏的认知
二、村民集体意识失调
三、傩戏的心理修复作用
第六章 池州傩戏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传承性
第二节 泛宗教性
第三节 家族性
第四节 原生性
第五节 边缘性
结论
附录(谱例)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