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民族学格萨尔中的山水寄魂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

格萨尔中的山水寄魂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

格萨尔中的山水寄魂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

定 价:¥49.00

作 者: 丹曲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6146453 出版时间: 2014-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字数:  

内容简介

  《格萨尔中的山水寄魂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一书,以史诗《格萨尔》所折射的“灵魂寄存观”与“圣山圣湖”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研究对象,将文本分析、理论思考和文化解读贯通于“人与自然”的文化生态研究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和深化了史诗《格萨尔》的研究:首先,《格萨尔中的山水寄魂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在占有大量的口碑文献与藏文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从田野实地考察中获得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围绕论文写作宗旨对史诗的重要文本进行了总体的定向梳理和辨析,从自然人文地理与民间文艺学的研究视角,将藏族本土的民间信仰、古代的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贯穿于史诗叙事形态及其历史形态的深入研究考察中,从方法论的意义上搭建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其次,作者丹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发现史诗叙事中的灵魂寄存观念与古代自然观之间的“结点”,从神话的象征、宗教的意象及哲学的隐喻等层面对《格萨尔》流传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在史诗叙事中所构筑的藏族文化根基,作出了细致的钩沉和阐释,因而在史诗研究的文化义理层面,拓展了新的学术空间。最后,《格萨尔中的山水寄魂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从藏族宗教文化观念入手,在历时性的推理和共时性的分析中,从本土原生宗教中的山神水神崇拜、苯教自然神灵崇拜与藏传佛教的圣山圣湖信仰,渐次地揭示了灵魂寄存观念与自然观之间的内在和谐与统一,有助于从史诗的话语世界深入理解藏族人民的精神世界、民间生态观念与环境保护意识。这种独到的视角,对于挖掘和说明藏族史诗传承与传播的文化生态问题,开启了理论上的学术思考;对于全面把握史诗这一民间叙事传统有着认识论上的重要价值。该项研究主要涉及两种语言与大量的第一手藏文文献资料和田野资料,对行文中繁多的藏语术语和专用词汇进行拉丁转写和注释,在藏族史诗研究中实践了一种值得提倡的工作方法,这要求史诗研究工作者必须要有深厚的藏语文功底和审慎的治学态度。《格萨尔中的山水寄魂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的选题合理,角度新颖,有清晰的问题意识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反映了当代本民族学人应有的学术自觉,对《格萨尔》史诗的研究具有相当的推进作用。

作者简介

  丹曲,藏族,研究员。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2007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甘肃省藏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多研究》(藏汉文)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评审专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第二节 透过《格萨尔》探寻雪域文化的根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使用资料
第四节 创新的方向
第一章 格萨尔的寄魂山
第一节 黄河源头的自然历史背景
第二节 阿尼玛沁雪山的神性化
第三节 阿尼玛沁父神形象的成熟及其在宗教万神殿中的归属
第四节 阿尼玛沁雪山下的藏族部落及其祖先崇拜现象的遗存
第五节 英雄诞生的摇篮与灵魂寄存的载体
第二章 格萨尔的寄魂湖
第一节 岭国最美好的精神家园
第二节 与龙宫融为一体的圣湖及其生育信仰的表现
第三节 黄河源头的岭部落——藏民族对人性的肯定
第三章 《格萨尔》所反映的灵魂寄存观念
第一节 古代藏族的灵魂观念和灵魂寄存观念
第二节 灵魂寄存观念的环境载体
第三节 灵魂寄存观是《格萨尔》中塑造众多人物形象的母体
第四节 灵魂观念的现代遗存与藏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第四章 《格萨尔》中所反映的古代藏族自然观
第一节 《格萨尔》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第二节 对自然的哲学思辨
第三节 宗教神学意义上的圣山圣湖崇拜与自然观
第四节 藏族自然观的内涵、特点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第五章 古代藏族灵魂寄存观与自然观的整合
第一节 藏族宇宙观中对圣山圣湖的阐释
第二节 圣山圣湖崇拜及其文化意蕴
第三节 关于灵魂寄存观念及古代藏族自然观的哲学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