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逻辑学(论理学)存在的幸福

存在的幸福

存在的幸福

定 价:¥39.00

作 者: 姜涵 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770498 出版时间: 2015-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40 字数:  

内容简介

  存在的幸福一书,用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八位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人生意义系统娓娓道来,穿插以有趣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和作者自身的经历感悟,旨在重建现代社会中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适当的关系。针对的主要是出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和为人父母者。作者有着幸福的家庭和一双各有所成的儿女,她基于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深度了解,写成《存在的幸福》,读来引人入胜读,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作者简介

 姜涵(本名:姜静琴),师承魏子云老师(古典文学)、傅佩荣教授(西方哲学)、叶微微老师(HBDI赫曼全脑优势模型)。爱好哲学并展现其学习哲学的积极效益,将哲学的爱智精神融入教学,研发出以点、线、面、体到多体的教学结构,并将结构系统化。自行研发诸多课程,传授“人的知识”,对学生产生具体的意义与价值。广播资历超过30年,台湾广播电视金钟奖三届得主。曾任家庭教育广播节目《亲密大对决》制作主持人、《亲密月刊》专栏作者,累积对话辅导人数超过三千人次;并将国际“HBDI赫曼全脑优势模型”运用在个人、家庭的咨询辅导上,成效显著。多年来贡献所学,秉持真诚、正直的原则投身教育。

图书目录

在的幸福:人生议题系统/001 存在主义之源起/001 缘起:楔子/003 苏格拉底的抉择/005 齐克果的选择/006 尼采的抉择是走过自己/006 雅士培面对死亡的抉择/007 海德格抉择了真正存在/007 马塞尔对“是”的抉择/007 沙特抉择了自由/008 卡缪以反抗超越了荒谬/008 苏格拉底/009 缘起:楔子/011 生平背景/013 雕刻家与助产士之子/014 从军/017 我的朋友是城邦内的人而非城外的树木/018 人格表现/020 智慧的启发/020 苏格拉底教学法/021 苏格拉底身为老师的观点/024 哲学信念/025 主张“认识自己”而不是认识自然/025 追求真理/031 肯定传统/033 内心之声/036 选择/037 灵魂不死/039 对我身为老师的启发/040 苏格拉底名言/041 齐克果/043 缘起:楔子/045 生平背景/047 思想核心/054 选择成为自己、个人/054 自由/056 主体性真理/058 跳跃与信仰/062 人生的进程与困难/064 人生三阶段/064 人生的三种绝望/072 齐克果名言/076 尼采/077 缘起:楔子/079 能够与应该——做生命的主人/081 生平背景/084 思想背景/084 家庭背景/089 生涯发展/094 思想精华/096 健康的文化——希腊悲剧精神/096 时代的危机——虚无主义的时代已经到来/101 创造一切价值的根源——权力意志/103 克服虚无主义——重估一切价值/120 尼采名言/126 雅士培/129 缘起:楔子/131 生平背景/132 家庭背景/133 生涯发展/134 思想启发/137 思想精华/151 人的自由/151 界限状况/152 刹那与永恒/157 密码与超越界/157 四大圣哲/158 雅士培名言/162 海德格/163 缘起:楔子/165 生平背景/165 家庭背景/169 生涯发展/169 思想背景/169 思想精华:前期思想/170 被忽略的“存有”问题/170 人是“此有”与“在世存有”/172 此有与时间/177 思想精华:后期思想/178 从存有到存有者/178 存有当前的命运——虚无主义/179 真理的本质/180 艺术与技术、思想与哲学、诗与语言/182 克服虚无主义/186 海德格名言/188 马塞尔/189 缘起:楔子/191 生平背景/193 思想精华/197 人类当前的困境与解决之道/198 存在的旅程/206 马塞尔名言/208 沙特/211 缘起:楔子/213 生平背景/214 家庭背景/214 生涯发展/216 情感与道德/218 思想启发/220 思想精华/225 思想的起点/225 存有者的类别:“在己存有”与“为己存有”/225 人生/231 沙特名言/236 卡缪/237 缘起:楔子/239 生平背景/239 家庭背景/239 生涯发展/240 思想启发/240 误会的生命/241 荒谬的参与者/247 活出新生命/248 思想精华/249 从“荒谬”出发/249 超越荒谬/260 卡缪名言/265 结语/267 八位哲学家表格式重点/274 参考文献/280 后 记 共学的意义与价值/283 附录一 鼎爱学院亲子共学/290 附录二 HBDI赫曼全脑优势模型/293 附录三 存在的幸福学生反馈/298 致 谢/322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