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专门史中国出版文化史

中国出版文化史

中国出版文化史

定 价:¥39.00

作 者: [日] 井上进 著;李俄宪 译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出版学建设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2260820 出版时间: 2015-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字数:  

内容简介

《出版学建设丛书:中国出版文化史》内容: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如果说即使一木一石都有着久远的历史的话,或许会有些夸大其词。但是,在这样一个悠远的文明面前,即使当方便面广告宣传中夸张地赫然出现诸如其在中国有“四千年历史”之类的词句时,也不能就此笼统地轻下断言,认为这有些荒诞无稽。如果我们要探究“拉面”“面条”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的西晋时代。当时出现的“水引饼”发展到唐代就演变成了“切面”,到宋代就变成“面”了,那就是:“水引饼”至宋代又发生了重要演变,最终成为现在所说的“面”了(青木正儿著,《华国风味》,“馄饨之历史”)。换句话说,“面”即使没有四千年的历史,但至少也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了。

作者简介

井上进,1955年出生,专攻中国历史。1984年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现任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教授。其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专著《顾炎武》《中国出版文化史》《明清学术变迁史:出版与传统学术的临界点》,译著《明史选举制》(合译)等多部;论文有《复社的学问》《出版文化与学术》《书肆·书商·文人》《藏书与读书》《四部分类的形成》《六经皆史说的谱系》等20余篇。
  
  李俄宪,1962年出生,籍贯山东成武。1998年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硕士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博士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任职。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日文专著《中岛敦文学研究》,译著《满铁调查(第一辑)》;日文论文《中岛敦“古俗”二篇与(弟子)》等10余篇,中文论文《二战时期日本左翼作家转向问题研究》等30余篇。

图书目录

前编
第一章 书籍的成立
书籍的定义
著书
藏书
读书之学

第二章 封建王朝的秩序与书籍
焚书坑儒
余烬的书
书堆积如山
汉朝毁灭了经书?
专门之学
《史记》与汉朝

第三章 封建王朝的黄昏
再建的封建王朝
藏书之难
博学
需求的高涨
二世纪的图书概况

第四章 表达自我的文章
新世界的主人公
因著作而不朽
剽窃·托词
经、史、子、集(经文、史书、诸子、诗赋)
玄儒文史
音乐·书籍·酒

第五章 贵族藏书及其相关秩事
喜好图书
晋代的藏书
家有文史
抄书
王羲之的慷慨
洛阳纸贵
齐梁朝的纸张状况
关于书店的出现
刘勰与颜之推

第六章 新旧相克
科举
考试参考书
《唐韵》和《玉篇》
印本及书肆
世界的广阔
本编

第七章 印本时代启幕
雕版印刷正式登场
版本大备
纸和坊刻本
建本
读者
苏轼和出版

第八章 士大夫和出版
进士的声誉
政治性出版
伪作
自著出版
出版管制
坊刻规制
“版本大备”是好事吗?

第九章 民间出版从业者
刻书·卖书
出版商·书商
临安陈氏
私刻
士大夫的营利出版

第十章 特权书籍
官刻与营利
官刻难求
国家出版物
宋代印本
藏书法
宋代的藏书情况

第十一章 朱子学的时代
出版匮乏
匮乏加深
玩物丧志
正学
书祸

第十二章 出版之冬
通往出版之路
醵金
经费等
出版不平衡
印刷工人
元代的藏书情况
明初的藏书情况
刻本三成,抄本七成

第十三章 冬季的结束
《史记》的再刊
风气的转变
正德前后
刻书、印书
江南的都市
生员
举业书

第十四章 书籍世界的新纪元
书船
书肆的活动
江南的营利出版
明末的书肆和书商
藏书状况
儒和商
盗版问题
面对“版权”成立

第十五章 书价的周围
一般新刊书的价格
商人和书籍
绣像小说、画谱、印谱等
俗之雅
古版

第十六章 知之去向
内向主义
圣人之学
心学之横流
知识
经学与治世
出版兴隆是幸事吗?

第十七章 非正统、非正统论与出版
读诸子之说
墨子
《汉书·艺文志》
风气之形成
秦始皇

第十八章 关于对出版的利用
批判·批评
非“学者”的“著作”
生员“作家”
著述业者
俗之自我主张
对通俗文学的认知

后记
图片出处一览
译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