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文化评述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

定 价:¥39.80

作 者: 陈丹青 等 口述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丛编项: 好读图书
标 签: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5995550 出版时间: 2015-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字数:  

内容简介

时代高歌猛进,却并不全然美好。面对这个浮躁而迷茫的世界,我们质疑,我们妥协,但总有那么一群人挣扎出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克服”时代,又回应时代。
  “这时代”毋宁说是“我时代”,他们的人生选择如此不同,但又彼此互为参照。与他们对话的记者、编辑,也都是80后和90后,在彼此“陌生化”的碰撞中,或许可以一窥时代的真实样貌。
  文学、文艺或许无用。我愿意把时代与文艺比作钢筋与花朵的关系,如果本书能唤起你一点想象世界和他人的能力,让你知道还有人这样思索时代、审视时代,进而生出些悲悯心、反省心、进取心,便是我们的幸运。
  莎士比亚说,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从事这样的行业,出这样的书,也是命该如此。

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这个世界还好吗
陈丹青: 中国人太能干反而该少做事
傅佩荣: 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麦 家: 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
杨丽萍: 现代人不清楚自己的文化属性

第二部分 “黄金时代”的黑洞
野 夫: 伟大的作家无法不书写黑暗
齐邦媛: 文学不能重建城邦,但能安慰人
苏 童: 我们仍然在人性的黑洞里探索
马 原: 诺贝尔文学奖早已不了解世界

第三部分 柔软让你倾听整个世界
严歌苓: 每个作家都要有同情的耳朵
池 莉: 我天生就是“雌雄同体”的作家
翟永明: 诗歌在世俗层面完全没用
蒋方舟: 我不是女性知识分子

第四部分 在身体和心灵的孤岛上?
阿 来: 西藏变成了外来者的形容词
梁 鸿: 农民在城里找不到归属感
张大春: 眷村已成为政治符号,不值得缅怀
廖信忠: 台湾人没有优越感

第五部分 一颗不肯媚俗的心
白先勇: 我是个作家,迫不得已救昆曲
孟京辉: 中国戏剧缺少胡玩胡闹的胸怀
姚 谦: 唱片死了,音乐还活着
陈 坤: 我不愿享受被人谈论的娱乐价值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