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统计学统计学

统计学

统计学

定 价:¥39.00

作 者: 夏南新 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40389869 出版时间: 2014-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58 字数: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统计学》主要内容包括:统计学褒贬、诠释和史论,统计学的范畴、方法论、量化尺度与试验设计,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描述,综合指标,集中与离散趋势测定指标,时间序列分析指标,动态趋势与波动的测定以及指数等。《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统计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社会相关人员培训用书。

作者简介

夏南新,江西省南昌市人。1994年7月开始任教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职称,系书记。1997年9月~2000年7月,厦门大学统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承统计学大师钱伯海教授,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担任六届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2002—2003年在美国春田大学进修。在《统计研究》上独立发表论文7篇,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上独立发表论文3篇,共独立发表论文30篇。在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专著《新概念统计学》、《地下经济估测》。独立完成的研究报告获2011年广东省哲学社科成果三等奖。2005—2007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题为《关于防范和遏制地下经济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对策建议》的研究报告形式,被中宣部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编入2009年第12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上报给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等领导以及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机构参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是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内部参阅件,专门摘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中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研究、对策研究成果,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的参考(引自中山大学新闻网,2009年5月18日)。2009年12月中宣部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向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山大学党委发来《关于中山大学夏南新同志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重视的通报》。该《通报》表示,《建议》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已受到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重视。《通报》指出,作为哲学社科研究工作者,夏南新教授带领课题组坚持正确导向,自觉关注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推出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体现了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社科基金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贡献(引自中山大学新闻网,2009年12月21日)。在人大经济论坛上,被推举为统计学科唯一学术带头人;并在其人物专栏排行中,名列第8位。夏南新格言:我讲的知识你们都能听懂,甚至能超过我,不过,有一点你们恐怕永远超不过我——在学术上坚决不搭便车!2014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统计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局长、国家统计局各省调查总队长,以及院士等当选常务理事,夏南新当选常务理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统计学褒贬、诠释和史论
第一节 统计学的褒与贬
第二节 统计学的诠释
第三节 统计学的史论
研讨问题

第二章 统计学的范畴、方法论、量化尺度与试验设计
第一节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统计方法论
第三节 统计数据的量化尺度
第四节 试验设计
研讨问题二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描述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搜集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三节 频数分布
第四节 统计表的制作
研讨问题三

第四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绝对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的概念与划分
研讨问题四

第五章 集中与离散趋势测定指标
第一节 集中趋势测定指标
第二节 离散趋势测定指标
第三节 是非标志
第四节 离散系数
研讨问题五

第六章 时间序列分析指标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概述
第二节 水平指标
第三节 速度指标
研讨问题六

第七章 动态趋势与波动的测定
第一节 动态趋势与波动的概念
第二节 动态趋势与波动的经典模式
第三节 动态序列的结构模型
第四节 长期趋势的测定
第五节 季节波动的测定
第六节 循环波动的测定
第七节 不规则波动的测定
研讨问题七

第八章 指数
第一节 指数的概念、发展史、作用和分类
第二节 个体指数
第三节 总指数编制之一——简单指数
第四节 总指数编制之二——加权综合指数
第五节 总指数编制之三——加权平均数指数
第六节 总指数编制之四——平均指标指数
第七节 价格总指数的修正公式及数理方法
第八节 股票价格指数
研讨问题八

第九章 抽样技术
第一节 抽样技术的概述
第二节 抽样推断中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抽样推断的方法论基础
第四节 样本的概率分布
第五节 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第六节 抽样误差
第七节 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与全及总体指标的推断
第八节 随机抽样的组织形式
研讨问题九

第十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相关分析
第二节 回归分析
研讨问题十

附录一 部分章节部分研讨问题的参考答案
附录二 “商业与经济统计”课程期末试题及其答案
附录三 统计分布表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索取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