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艺术史隐忧与曲谏

隐忧与曲谏

隐忧与曲谏

定 价:¥69.00

作 者: 余辉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清明上河图》解码录
标 签: 绘画 绘画理论 艺术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1260692 出版时间: 2015-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84 字数:  

内容简介

  《隐忧与曲谏》力求以新的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解开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内深藏着的层层历史密码。根据宋金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献材料,解读金代张著在《清明上河图》后题写的跋文,考证画家的基本生平和儒家思想的文化特质。根据历史文献和相关文物考证,认为画作的创作时间为北宋徽宗朝崇宁年间中后期,该卷的出现应与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本书用模拟航拍制图的方式,俯瞰画中的城市结构,发现丝毫对应不了当时的开封地图,确定此图所绘系开封实情而非实景实地,其创作原理是艺术性地概括提炼了开封城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画家出乎寻常地表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蕴含着深藏内心的隐忧,凸现了北宋后期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通过比较张择端在清明节期间目下所见与笔下所取之差异,可见画家以曲谏的方式劝诫徽宗关注社会危机。《隐忧与曲谏》客观分析了张择端作画的政治文化背景、艺术特性、技法构成和得失及其艺术影响等,比较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明代仇英(款)、清院本的同名长卷,发现后两者表现的思想主题才是政治清明,揭露时政之弊的曲谏恰恰是张择端之作的精神力量和魅力所在,*后引发了本书对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思考。

作者简介

  陈彦余辉,1959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淳安。1983年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就读于薄松年教授门下,1990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陈列与研究工作。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作有《张萱·周昉》《蓝瑛》《形神兼备·中国人物画》《画史解疑》《画里江山犹胜——百年艺术家族之赵宋家族》《画马两千年》《故宫藏画的故事》《秀骨清像——魏晋南北朝人物画》(故宫出版社,2015)。2009年获首届“中国美术·理论奖”。

图书目录

引 言 009一 从金代张著跋文考起 001( 一)密州文化与张择端 002(二)张择端生平考略 009(三)《清明上河图》卷图名的由来 013二 《清》卷绘制时代考 021( 一)来自张著跋文的信息 022(二)图中的女性衣冠服式 024(三)图中的草书苫布 029(四)北宋物价的时间特性 032(五)私家漕粮入汴 035三 《清》卷的文化艺术背景 039( 一)张择端生活的城市环境 039(二)北宋哲学、美学思想的引领 042(三)长篇叙事化和世俗化的北宋文学艺术 045(四)从尽精微到致广大的北宋绘画 048四 《清》卷的风格元素和画法 073(一)《清》卷的界画之源 073(二)《清》卷的人物、鞍马画之源 078(三)《清》卷的寒林、坡石之源 079(四)张择端的同道画家 085(五)《清》卷的艺术超越之处及瑕疵 088(六)《清》卷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095五 重观《清》卷之精要 099(一)宏观俯瞰新发现 099(二)微观细查解密码 104六 《清》卷所绘地域考辨 123(一)汴河小考 129(二)拱桥小考 131(三)城门小考 134(四)街肆杂考 137七 探考《清》卷反映社会危机的主题性细节 141(一)疯狂的惊马 141(二)虚设的望火楼 142(三)惊悚的船桥险情 145(四)严峻的商贾囤粮问题 148(五)慵懒的递铺官兵 152(六)严酷的党争事件 154(七)撤防的城门 154(八)沉重的商税 156( 九)泛滥的酒患 159(十)严重侵街的商铺和拥挤的交通 162(十一)鲜明的贫富差异 163(十二)耐人寻味的结尾 167八 《清》卷的创作意图和政治环境 171( 一)张择端选择生活素材的特性 171(二)张择端作画的政治环境 176(三)《清》卷的缘起和徽宗的态度 189(四)《清》卷“神品”之由来 193九 《清》卷的早期收藏及跋文考 195(一)《清》卷的早期收藏经历 195(二)《清》卷完整考 197(三)三朝跋文内容考释 206(四)遗失的邵宝跋文道出《清》卷天机 215十 三幅《清明上河图》卷之比较及《清》卷的艺术影响 219( 一)明本、清院本的画家身份与画面结构 236(二)创作主题和观念的不同 241(三)城防武备之异同 249(四)风俗民情各不相同 255(五)绘画风格亦不同 262(六)《清》卷的艺术影响 268结 语 27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