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货币公众学习、通胀预期形成与最优货币政策研究

公众学习、通胀预期形成与最优货币政策研究

公众学习、通胀预期形成与最优货币政策研究

定 价:¥39.00

作 者: 卞志村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货币银行学 投资理财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53599 出版时间: 2015-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视角出发,探讨中央银行与公众间不同策略互动如何导致实际经济偏离理性预期均衡水平;在新凯恩斯模型框架背景下,适当放松理性预期假设,并引入适应性学习刻画宏观经济预期形成过程;通过动态数值模拟,计算不同货币政策目标制下实际经济对均衡水平的偏离程度以及相应的均值和波动水平。最后,分析并甄选我国货币政策。本书深入分析了公众学习、通胀预期形成机制与货币政策问题,为推动预期理论、货币政策规则和操作方法的发展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也为长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为中央银行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执行方案并熨平宏观经济波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卞志村,男,江苏高邮人,经济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江苏省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共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转型期货币政策规则研究》《金融学》等著作及教材1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2项。曾荣获第十届(2015)“江苏青年五四奖章”、第三届(2007)“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江苏省第九届(200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十届(2007)和十一届(2011)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2014)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通胀预期与货币政策
第二节 公众学爿视角下的通胀预期形成机制
第三节 不同框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
第二章 公众学习、央行信息披露与通胀预期形成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央行信息披露对通胀预期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通胀预期和央行信息披露的量化
第四节 基于SVAR模型的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公众学习、媒体信息披露与通胀预期形成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通胀预期的衡量
第三节 媒体信息披露对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
第四节 媒体信息披露对通胀预期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四章 粘性价格、粘性信息与我国通货膨胀短期动态机制
第一节 通货膨胀短期动态机制分析:基于粘性价格框架
第二节 通货膨胀短期动态机制分析:基于双粘性框架
第五章 引入金融形势指数的我国最优货币政策
第一节 金融形势指数与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国的检验
第二节 金融形势指数与非线性泰勒规则在中国的检验
第六章 完美学习、理性预期与我国最优货币政策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推导
第三节 货币政策模拟
第四节 敏感性分析
第五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适应性学习、通胀预期形成与我国最优货币政策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模型的建立
第三节 货币政策模拟
第四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