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逻辑学(论理学)哲学与人性的观念

哲学与人性的观念

哲学与人性的观念

定 价:¥50.00

作 者: 胡海波,郑弘波,孙璟涛 著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东北师范大学文库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8103312 出版时间: 2015-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字数:  

内容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文库:哲学与人性的观念》涉及哲学观、人生观、中国人在市场经济中生成自身本性这三个重要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哲学的本性;人的“本性”与人的“个性;人的自由个性生成的历史逻辑;哲学的个性;当代中国的哲学向何处去;中西哲学传统的特质与价值;当代中国哲学的个性化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的“价值问题等。

作者简介

  胡海波,1956年生,祖籍吉林省扶余县。198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1987年获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92年赴吉林大学从师于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199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副主任,哲学副教授。近年来主要研究哲学与人的发展问题,著有《人的发展要用人的方式去获得》、《社会发展的人文追求》、《哲学人化的理想》、《社会发展的双重理想》、《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等论著。“八五”、“九五”期间,承担并完成国家教委和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个课题的研究工作。郑弘波,1955年生,吉林九台人。2001年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主要代表作有《哲学的时代与时代的哲学》、《市场经济的入性本质与形上价值》。孙璟涛,1962年生,辽宁丹东人。2003年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论著有《哲学的个性》、《从系统观点看技术进步》、《“克隆人”是人吗?》、《非典型病疫的典型生命警示》。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哲学的本性
一 哲学是研究人性问题的学问
二 哲学的本性在于人性
三 以人的观点理解哲学的本性
第二章 人的“本性”与人的“个性”
一 人的“类生命”与“类本性”
二 人是以自己的个性创造自身本性的存在
三 人的个性之真义
第三章 人的自由个性生成的历史逻辑
一 个人与个性的历史生成
二 个人与个性生成的根据
三 个人与个性生成的历史形态
第四章 哲学的个性
一 追问哲学的个性
二 哲学思想史的启示
三 哲学的个性生成之根据
第五章 当代中国的哲学向何处去
一 哲学家个性化的思想活动是哲学的生命
二 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
三 “三大哲学资源”的对话
第六章 中西哲学传统的特质与价值
一 反思中西哲学的关系
二 中西哲学传统的特质
三 中西哲学的价值
第七章 当代中国哲学的个性化发展
一 当代中国的哲学何以失去自己的个性
二 追寻中国哲学的自我意识
三 当代中国哲学个性化发展的趋向
第八章 当代中国哲学的“价值问题”
一 哲学的“价值问题”
二 追问“价值哲学”之名
三 消解“价值哲学”之弊
四 探寻“价值问题”之根
第九章 市场经济的人性本质与形上价值
一 转变认识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
二 市场经济生成自由人的“形上”价值
三 市场经济是自由人生成的历史形态
第十章 人在市场经济中“物质变换”的特征与价值
一 “物质变换”是人类生命力的源泉
二 人在市场经济中的“物质变换”
三 从“物化”交往中生成“人化”关系的转换
第十一章 人在市场经济中“本质交换”的方式
一 “本质交换”是人性生成的主要方式
二 人在市场经济中的“本质交换”
三 在“分化”的过程中“重塑”自我
第十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与人的自我生成
一 “生活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证明与充实
二 人在市场经济中的生活需要
三 从“人的富有”到“富有的人”的历史转变
第十三章 人以“生存能力”生成人的自由个性
一 “生存能力”是自由个性的生命基础
二 人在市场经济中提高“生存能力”的新途径
三 “自由人”与“自由个性”的生成
第十四章 人的发展与中国人的自由个性
一 人的发展要用人的方式去获得
二 市场经济意识的完善与人的发展
三 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自由个性
第十五章 当代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命问题
一 反思当代人的“生命问题”
二 人类生活的生命伦理
三 人类教育的人性真谛
附录 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中山大学“禾田讲座教授计划”讲词纲要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