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专门史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史(套装上下卷)

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史(套装上下卷)

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史(套装上下卷)

定 价:¥200.00

作 者: 何芳川 编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丛编项:
标 签: 文化 文化交流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2508262 出版时间: 2016-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120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外文化交流史》为原北大亚太研究院院长、中外文化交流史何芳川教授,组织国内影响力强大的学术力量编写而成,内容条贯周详、体系严谨清晰、简洁流畅,集严谨性、人文性以及可读性于一身。它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将中国在西、南、东、北方向,从古至今与外界交流的历史娓娓道来。既有纵向的历史论述,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时期、西学东渐与欧洲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几个时间段论述了不同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状况;又有横向的文化比较,从中国-东北亚,中国-东南亚、南亚,中国-西亚-非洲,中国-欧洲,中国-美洲五个地域性的角度来全面阐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作者简介

  何芳川(1939—2006),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在非洲史、亚洲史、环太平洋地区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和探索。他一手创办了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并使之成为中国亚洲太平洋研究的重镇。先后出版了《崛起的太平洋》、《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太平洋贸易网500年》(主编)、《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合著)、《非洲通史·古代卷》(主编)、《中外文明的交汇》等著作十余部。

图书目录

卷首语:永远的接力棒
第一章 导论:文明、文化与文化交流
一 文化与文明
二 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汇
三 文化交流的特殊状态:暴力与战争
四 文化交流中的“作伪”与“误读”
五 和平交流:全球化中的中国文化旗帜
勾勒篇
第二章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 陆上丝绸古道的形成
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三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三章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隋唐至明清时期
一 陆上丝绸古道的发展与式微
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
三 唐宋以降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四章 西学东渐与欧洲科学在中国的传播(1582-1793)
一 明末传人的西方科学知识
二 康雍乾时期西方科学的传入
三 明清时期西学传播的社会因素
中国-东北亚篇
第五章 历史悠久的中韩(朝)文化交流
一 古代文化交流的独特历史环境
二 古代的中韩(朝)文化交流
三 近代中韩(朝)文化交流
四 面对新世纪的中韩(朝)文化交流
第六章 高潮迭起的中日文化交流
一 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次高潮前后
二 中世纪的中日文化交流——以第二、第三次高潮为中心
三 近代的中日文化交流——第四次高潮的兴起和消退
四 当代中日文化交流——第五次高潮方兴未艾
中国-东南亚、南亚篇
第七章 悠久绵长,交相辉映——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文化交流
一 中越关系的源头与早期经济文化联系
二 越南立国后中越两国经贸与文化关系的广泛发展
三 中越两国在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密切联系
四 和平、友好、互惠的中老文化交流
五 睦邻互助、高潮迭起的中柬文化交流
第八章 和睦友好的中泰文化交流
一 历史悠久的古代中泰交往关系
二 丰富多彩的中泰文化交流
三 现代中泰文化交流
四 中泰文化交流的因缘
第九章 中缅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一 中缅文化交流的优越条件
二 战国秦汉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四 唐宋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五 元朝的中缅文化交流
六 明清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七 民国时期的中缅文化交流
八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缅文化交流
第十章 流光溢彩的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
一 宗教
二 语言和文学
三 音乐、舞蹈和建筑
四 医学、陶瓷和生产技术
五 中印尼文化交流的特点
第十一章 中印文化交流两千年
一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 唐宋元时期
三 明清至近代
中国-西亚-非洲篇
第十二章 丝绸之路上中国与伊朗的文化交流
一 历史回眸看伊朗
二 古代中伊友好交往
三 经由伊朗向中国的宗教传播
四 文化交流结硕果
第十三章 丝绸之路长长城通天方——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文化交流’
一 阿拉伯世界
二 中阿往来关系史勾勒”
三 古代中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
四 《古兰经》的翻译
五 阿拉伯文学在中国
第十四章 关山难越中非文化传真情
一 茫茫大海曲甘英欲渡无船
二 两大古文明在希腊化世界面前尴尬的“接触”
三 中国丝绸与东地中海服饰文化
四 中国与非洲直接联系的纽带——海上丝绸之路初通
五 唐宋时期中非交流区域显著扩大,
六 中国“四大发明”传人非洲和埃及在交流中的地位
七 陆道海道俱畅通的元代中非文化交流
八 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与非洲交往的新时期
九 近代中国与非溯的文化交漉
十 薪火相传,文化交流友好合作传万世
中国-欧洲篇
第十五章 中法文化交往历史启示录
二 中华文明对法国启蒙运动的贡献
三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法文化的大规模互动
四 近期的发展:中法文化大融会及其他
第十六章 龙与鹰——历史上中德民族的文化交汇
一 “向中国”:汤若望-莱布尼茨肘代
二 罗可可风:中国文化情结
三 “视线所窥,永是东方”:歌德-代
四 文化碰撞:“图象”的变化
五 文化兼容:“向东方压进”与“向西方学习”
六 文化传奇:“赛瓦公案”与《孽海花》
七 文化交汇的结晶:同济大学和中德学会
第十七章 转变的世纪——18世纪中英文化与政治交往
一 18世纪以前的中英交往
二 18世纪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 18世纪中期英国人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四 18世纪末马戛尔尼使华及其影响
第十八章 中俄文化交流
一 从古代至17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二 18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三 19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四 20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第十九章 中国与西斑牙——文学的交流与互动
一 中国文学在西班牙
二 西班牙文学在中国
中国-美洲篇
第二十章 跨越太平洋——中国与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
一 对中拉古代文化接触的探索
二 马尼拉大帆船开辟了中拉早期文化交流的太平洋通道
三 美洲农作物的传人及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四 “苦力贸易”和华工、华侨对拉丁美洲开发的贡献
第二十一章 中国文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
一 中国文化对美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二 中国农作物和植物向美国的传播
三 中国艺术品在美国的传播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