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京津唐地区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电子书)

京津唐地区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电子书)

京津唐地区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电子书)

定 价:¥18.00

作 者: 何贤杰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灾害及其防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2812522 出版时间: 1995-04-01 包装:
开本: 页数: 27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科委1989年下达的(89066)软科学项目成果总结,它以京津唐地区为典型,针对当前的灾害形势和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了灾害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影响和减灾对策的综合研究,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方法和实例,对于灾害学和灾害经济学科的建立和完善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以大量、系统的实际资料为依据,建立了严格的概念体系,在主要灾害的时空规律、发展趋势,灾害评枯理论、方法及区划,特别是灾害对国民经济社会影响,包含灾害因子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减灾战略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对于本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它对于全国从事资源经济、灾害经济、区域经济研究及教学的工作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何贤杰资源经济学家,高级工程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环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成都理工学院兼职教授。1940年8月生,江西上犹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全国储委办公室副主任,地矿部资源局副局长。何贤杰同志长期从事资源经济、灾害经济。地学哲学研究,著述颇丰,发表论文80余篇。主要著作有(与人合著):(2000年的中国自然资源》、《中国工业经济效益》、《自然资源核算初探》、《资据核算论》,主持《技术经济手册》(地矿卷)编纂工作,任副主编,合作翻译《矿产经济学》一书,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自然资源卷)矿产资源部分主编。主要学术职务有: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地学哲学委员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图书目录

封面
前折页
作者简介
扉页
版权页
内容提要
人人享有科学技术的恩惠,科学技术需要人人的支持(代序)
国家科委89066软科学研究项目《京津唐地区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课题组组成单位
国家科委89066软科学项目《京津唐地区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课题组组成人员
《京津唐地区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鉴定意见
鉴定委员名单
目录
第一章 京津唐地区地质一自然灾害产生的地球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
第一节 地质—自然灾害系统
一、地质—自然灾害 封面
前折页
作者简介
扉页
版权页
内容提要
人人享有科学技术的恩惠,科学技术需要人人的支持(代序)
国家科委89066软科学研究项目《京津唐地区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课题组组成单位
国家科委89066软科学项目《京津唐地区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课题组组成人员
《京津唐地区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鉴定意见
鉴定委员名单
目录
第一章 京津唐地区地质一自然灾害产生的地球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
    第一节 地质—自然灾害系统
        一、地质—自然灾害
        二、地质—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三、地质—自然灾害的分类
        四、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第二节 京津唐地区地质—自然灾害的地球外动力系统
        一、地理位置、展布、范围、面积
        二、地貌分布及其特征
        三、气候分带及其特征
        四、水土环境及其特征
    第三节 京津唐地区地质—自然灾害的地球内动力系统
        一、京津唐地区在全国灾害区划中的位置
        二、京津唐地区地质—自然灾害的地球内动力系统
    第四节 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系统
        一、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二、京津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
        三、京津唐地区地质一自然灾害的影响及减灾意义
第二章 京津唐地区主要地质—自然灾害及其时空规律
    第一节 京津唐地区地震灾害及其时空规律
        一、地震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
        二、现今活动性构造及区域变形场
        三、地震活动及其演化规律
    第二节 京津唐地区海平面变化时空规律及滨海地区主要灾害
        一、渤海及其周围地区区域地质条件
        二、地质时期渤海海水迸退及形成演化历史
        三、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规律
        四、滨海地区主要地质一自然灾害
    第三节 京津唐地区气候变化及旱涝灾害演化规律
        一、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变迁
        一、近代现代气候变化
        三、京津唐地区近代和现代旱涝变化规律
    第四节 京津唐地区水环境变化及有关地质灾害
        一、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环境基本特征
        二、水资源开发环境效益
        三、京津唐地区主要水环境地质灾害及其时空规律
    第五节 各类灾害的群发性、相关性及地质—自然灾害系统的演化规律
        一、地球各层圈的运动和各类灾害的相关性
        二、地质—自然灾害系统的演化规律
第三章 京津唐地区2000年主要地质—自然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 2000年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发展总趋势预测
        一、预测方法和预测基础
        二、2000年前后灾害系统发展总趋势预测
    第二节 京津唐地区2000年地震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一、地震分布的控制因素
        二、地震活动区的划分
        三、2000年地震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京津唐地区2000年气候变化趋势和旱涝灾害预测
        一、气候变化的自然趋势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气候的干扰
        三、气候变化周期及其趋势
        四、京津唐地区气候变化趋势预测
        五、京津唐地区干湿与旱涝预测
    第四节 京津唐地区2000年海平面变化及滨海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一、海陆升降及海面变化趋势
        二、主要滨海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三、2000年主要滨海城市海面升降区圈定
    第五节 京津唐地区2000年水资源形势和水环境及有关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一、2000年水资源供需预测
        二、水资源环境及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第四章 京津唐地区地质—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问题
    第一节 地质—自然灾害作用下的社会经济系统
        一、地质—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属性
        二、地质—自然灾害作用下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第二节 京津唐地区地质—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其机制
        一 、京津唐地区经济周期与灾害周期的相关性
        二、主要地质一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三、地质—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层次和传递
    第三节 京津唐地区地质—自然灾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一、地质—自然灾害经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二、地质—自然灾害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三、地质—自然灾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 京津唐地区地质一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计算
        一 、灾害损失的概念
        二、灾害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与模型
        三、典型地质—自然灾害经济评价研究(以天津市地面沉降灾害经济评价为例)
    第五节 京津唐地区地质—自然灾害经济区划
        一、灾害经济区划及区划原则
        二、京津唐地区概略灾害经济区划
        三、京津唐地区主要灾害危险区的初步划分
第五章 京津唐地区减灾战略和对策研究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策
        一、调整发展战略,建立包含环境灾害因子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
        二、调整主要功能城市发展方向和战略
        三、调整地区生产力和城市布局
    第二节 京津唐地区灾害防治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灾害要素监测及分析系统
        二、建立灾害测报系统,做好中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三、重点设防,有效加固,建立防灾系统工程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减灾意识
    第三节 京津唐地区救灾对策
        一、京津唐地区救灾典型经验(以1976年唐山地震为例)
        二、京津唐地区救灾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封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