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民族史志谋帅刘伯承

谋帅刘伯承

谋帅刘伯承

定 价:¥55.00

作 者: 关河五十州 著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传记 军事人物 中国近现代军事人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4332810 出版时间: 2016-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420 字数:  

内容简介

  刘伯承是震撼20世纪中国军界的一代名将,早在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时期就以“军神”闻名;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将领中,他的资历也少有人及。他不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参谋长、红军时期的总参谋长,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的司令。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过彝区、千里跃进大别山,他一生经历战事无数,长于谋略,深得对手的敬畏。另外,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的特色是从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当到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是名副其实的“将军的校长”。毛泽东曾感叹:“刘伯承是条龙”。朱德称赞刘伯承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是“军事的奇才”。蒋介石则长叹手下无人堪比刘伯承。本书是一部展示刘伯承戎马人生的传记作品,深入解读了刘伯承一代“军神”的战场生涯,许多段落浓墨重彩、酣畅淋漓,可读性强。其中对刘伯承指挥艺术的描绘,如谋定而后动,目光深远而又讲究战术细节,爱护部下、强调敌我伤亡比的“战争经济学”等,极为精彩,这些都刷新了人们对战争历史的一般认知。

作者简介

  关河五十州原名赵劲,畅销军事纪实文学作家,专注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代表作有《战神粟裕》《彭大将军》《虎部队》《中原大战》《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民国总理段祺瑞》等,深受广大读者追捧,拥有粉丝无数。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同一条道路

手术结束后,对一个人竟然可以忍受如此的剜心之痛,阿医生感到不可理解, 他问刘伯承:“你不痛吗?”
刘伯承笑了笑:“不过是割了七十余刀罢了。”
阿医生更加惊异:“你怎么知道?”
刘伯承答道:“你每割一刀,我就暗记一数,一定不会错。”
动过这么多手术,没见过这么刚猛的。阿医生简直难以置信,他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真是勇士!”

第二章 最艰难处显奇才

早期红军的各种军语和名词大多沿袭自国民党军队,而且叫法上很不规范,刘伯承依据“苏军步兵战斗令条”一一加以推敲,重新予以定名:红军军官改称为指挥员,士兵改称为战斗员……
甚至于营级指导员的职位最早也源自于刘伯承——原先红军里没有营级指导员,是刘伯承根据苏区和红军的特点,在军队中增加了这一设置。

第三章 路是一定要过的

结盟仪式决定就在海子边上举行。按照彝家规矩,一位彝人捉来了一只大红公鸡,因为没有酒,就用两碗湖水代替。彝人拿刀割破鸡脖子,将鸡血分洒在碗里, 接着刘伯承和小叶丹并排跪在海子边上,高高地举起这两只水碗宣誓,最后将血水酒一饮而尽。
刘伯承结盟小叶丹这件事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他说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而刘伯承却一下子就说服了小叶丹,真是堪比古人。

第四章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所谓“五行”,是指“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刘伯承用五指来进行比喻:大指是任务,二指是敌情,三指是我情,四指是地形,小指是时间。
“五行术”是刘伯承行军作战的法宝,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只有‘五行’做好了,才能下决心,订计划”。
日军谍报系统曾将刘伯承比作水浒传中的神机军师朱武,称其指挥部队时擅长“神算”。殊不知刘伯承的“神算”绝不是小说中军师掐指一算出来的,而是严格遵循了“五行术”的结果。


第五章 打铁全凭两膀硬

一二九师的三个团主要由原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成。作为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 张国焘虽然自己曾是北大学生领袖,但他却极端排斥知识分子,当年红四方面军开展肃反运动,连戴眼镜的干部都难逃劫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红四方面军的一个特点,即干部几乎为清一色的工农出身,他们打仗很勇敢,也很朴实,但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比如陈锡联就是放牛娃出身,参加红军时,连扁担大的“一”字都不认识,等到在一二九师担任团长都还未能完全摘掉文盲的帽子。刘伯承认为,一个好的指挥员应该在提高文化的基础上,多学习一些军事、政治知识,这样才能增强对技战术的领悟能力。

第六章 “按跳蚤”和“啃核桃”

刘伯承指出,三十二团死守狼牙山的战术是一种单纯防御,也是消极防御,不是积极防御。
什么是积极防御?刘伯承说有两种,一种是“层层抗击法”,可以先阻击杀伤敌军,摆出要与对方决战的架势,但当敌人主力展开后,就迅速转移至新阵地,再进行新一轮的阻击和杀伤。如此反复多次,就可以达到杀伤和拖住敌人的目的。
另一种是“迂回法”,要点是一面组织正面防御,大量杀伤敌军,一面派出部队对敌人进行迂回侧击,迫使敌人后退或无法迅速前进。

第七章 差一点让鬼子“抉剔”掉

“杀人队”(也称“入斩队”)主要分为两支,其中一支叫“益子队”,用以破坏八路军总部,捕捉或刺杀彭德怀、左权等人;另外一支叫“大川队”,用以破坏一二九师师部,捕捉或刺杀刘伯承、邓小平等。
“扫荡”开始前,“大川队”及其日本特务组织在相关资料搜集上下了很大功夫。后来八路军从缴获的日军文件中发现了一个袖珍折子,折子的每一页都贴着一二九师主要负责人的照片,写着姓名。这些照片和姓名绝大部分都准确无误,其中邓小平的照片下面还加上了“在太岳”几个字——邓小平当时去太岳区还没有多长时间, 然而这一信息却已被日军获取。

第八章 至关重要的“势”

在平汉主战场,刘伯承也按照自己的突击钳制理论,将参战部队分为突击队和钳制队。第一纵队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钳制队,任务只是牵制敌军,不让敌军过于逼近邯郸,整场大戏的主角其实是突击队,即从山西赶来的那三个纵队。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刘伯承不会下棋,但论其用兵之道,却绝不亚于一个棋坛高手。就在一纵队局部失了一“子”的同时,他已经悄然赢得了那个至关重要的“势”——三纵队全部和二纵队大部于当天赶到,并对敌军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


第九章 老将军来真勇将

在巨鹿战役中,晋冀鲁豫野战军同时对抗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两支,并且打掉了整十一师一个主力团,这在全国各大解放区内还没有先例可循。此前五个月, 林彪率部在东北与“五大主力”的另外两支主力,即新一军和新六军作战,当时集中了五倍于敌的数量优势,尚未能全歼其一个团,而且自身伤亡还是敌军的三倍。相比之下,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战斗力之强,确实可令国民党军的任何一支部队望而生畏。


第十章 千里跃进大别山

在白崇禧的眼中,刘伯承是“中共第一号悍将”,不能不小心应付。在展开军事围攻的过程中,他始终不为刘伯承的大范围机动所引诱或调动,而是坚持稳扎稳打,集中兵力逐一攻占大别山根据地的各个县城。
自张家店和高山铺之战后,刘邓能够寻觅到的战机越来越少,这意味着在没有后方的情况下,野战军也不能再像以往一样,通过“以战养战”来改善自身的物质条件,这对部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都有一定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中原逐鹿

刘伯承对指挥员的严格要求,也与战局的演变息息相关。进入中原逐鹿阶段后, 国共双方的作战规模都越来越大。仅以作战单位而论,之前国民党多以整编师或军为作战单位,现在则是以兵团或集团为作战单位,有时一两个兵团在一起行动。
解放军方面同样如此,原来多以纵队为作战单位,现在不论是围歼战还是阻击战,多要以两三个纵队为一个集团,否则就难以达到战役目的。
再不是一个纵队就能横冲直撞的时候了,“敌人是一坨一坨地行动,你们哪个纵队想吃掉敌人一个集团都不可能”。刘伯承要求纵队指挥员们通过加强学习,搞通战略思想,尽快掌握大兵团作战中的战役组织指挥和战术协同动作。

第十二章 覆巢之下无完卵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位作家采访刘伯承,让他讲一讲自己所经历的战争。刘伯承连水都不喝,站着给作家讲了半天,当讲述到部下们那些饱含着艰苦、流血和牺牲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时,他激动得脸上肌肉都抽动起来。
讲着讲着,老将军突然停止了谈话。就在那短短的几秒钟里,他靠近桌子,双手把肩膀撑得直直的,用力按在桌沿上,然后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好不容易啊!”

本目录推荐